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态旅游与绿色休闲学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旅游与绿色休闲学习课件.ppt

回顧台灣的觀光策略發展與旅遊型態讓我們發現,台灣今天許多人的價值取向停留在「物質化」的遊憩方式,他們只一味的著眼於「使用」、「享受」自然資源的「生態」底層,無能提升至尊重與欣賞自然,因為台灣過往的自然教育只停滯在「使用」自然資源以人為本的階段;時至於今,這種本位的文化已根深柢固,李奧波前瞻性的指出:『對保護自然區最大的威脅,並非來自外在的力量,如伐木、採礦、放牧,或其它經濟性之開發,而是遊客前往自然區域以獲取美感上的體驗及遊憩之愉悅時,其所造成之衝擊最嚴重』。他在著作「沙地年鑑」中沉重的指出:「正由於人們珍愛自然原野才會前往觀賞,但若太多人前往,將使得珍惜之自然原野完全消失,…。」 . 四、生態旅遊的特性與原則 一種仰賴當地資源的旅遊,通常以自然及人文為基礎。 遊客通常帶著某一特定目的,如觀賞野生動物,欣賞文化特質等。 強調保育觀念,促進當地資源保育,負責任的旅遊方式。 維護當地社區,提昇社區生活品質的旅遊。 以最尊重的態度對待當地文化。 小而美,人為操作與人工設施越少越好。 重質不重量,遊客不要太多,希望有良好行為規範。 管制遊客活動範圍,避免傷及生態脆弱地區。 謹慎監測,定期維護,以減輕環境衝擊。 遊客必須付費,地方社區得以永續發展。 遊客得以從自然與人文資源中得到喜悅、學習與啟發。 建立一套適宜的管理制度為目標。 . . . 五、生態旅遊重視五個面向 生態旅遊,依定義不同,似乎生態旅遊之意涵眾說紛云,然經彙整分析,其基本精神與原則差異不大,也就是生態旅遊重視五個面向: (一)基於自然與文化 (二)重視環境教育 (三)喚起保育意識 (四)支持地方永續發展 (五)利益回饋社區 . 六、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的發展-1 『生態旅遊是一種具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保育自然環境與延續當地住民福祉為發展生態旅遊的最終目標』。為達保育自然生態並確保地方福祉,生態旅遊發展應遵守下列幾項原則 (一) 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規劃整套區域性的觀光及遊客管 理計劃。 (二) 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調查分析當地自然與人文特色、 評估旅遊發展可能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擬定長期管理與 監測計劃以將可能的負面衝擊降至最低。 (三) 以小規模發展為原則以減低遊憩活動可能造成的衝擊: 除了限制遊客人數外,發展生態旅遊應以輔助地方原有 產業為原則,以避免當地對觀光產業的過度依賴。 (四) 在生態旅遊的規劃、執行、管理、監測與評估等四階段 應盡量邀請當地社區一同參與,而在每個階段進行的過 程中必須確保與當地居民的充分溝通與共識,在發展當 地觀光 特色前應先徵求居民同意,以避免觸犯地方禁忌。 . 六、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的發展- 2 (五) 提供適當社區回饋機制,提供居民充分誘因,協助他們了解 保育地方資源與獲取經濟利益之正向關聯,將有助於地方自 發性地保育自然及文化資源。 (六) 強調負責任的商業行為,與當地社區合作以確保觀光發展的 方向符合地方需求同時利於當地自然保育。 (七) 確保一定比例的觀光收益用於保育及管理當地自然生態。 (八) 發展生態旅遊應為當地社區及自然生態帶來長期的環境、社 會及經濟利益。 (九) 發展生態旅遊應促進遊客、當地居民、政府相關單位、非官 方組織、旅遊業者以及專家學者間的良性互動。 (十) 制定周詳規範以約束遊客活動以及各項開發行為。 (十一) 提供遊客、旅遊業者及當地民眾適當的教育解說資料,除 了介紹當地生態、文化特色外,更可藉此提昇大眾的環境 保育及文化保存意識。 . 台灣為什麼要推動生態旅遊? 1.過去的觀光旅遊對台灣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以往一直認為旅遊業是無煙囪的綠色產業,然而近年來發現,因為人在觀光時的心是為所欲為、毫無節制,對動植物、風土習俗和環境居民沒有尊重,以致旅遊業及其附加產業對於自然環境及旅遊地點的社會產生大大小小的不良衝擊與壓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生態景觀消失、文化傳統變質或瓦解。 2.配合2002年國際生態旅遊年的世界性活動 台灣現已有諸多團體在推廣各種不同的生態旅遊,當前積極要進行的是全盤整合,使生態旅遊有一套完備的經營管理機制,讓台灣經驗與國際接軌,而走向國際市場。 . * * * * 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 . 大綱 一、前言 二、生態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