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

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下面的一些问题:1.怎样做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2.实验失败了怎么办? 3. 该实验有没有不完美的地方?如何改进?4.实验出现了意外现象怎么办?5.对于困惑我们的一些问题是消极等待还是主动探究?6.对权威结论是深信不疑还是有所怀疑?若是怀疑,能否去实验验证?。以上几个问题既是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实验研究的方向问题。近几年来,本人在以上几个实验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得到了几点认识。现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 美定量才能准确意外蕴含价值质疑发现错误探究获取真知手段需要现代 一、细节决定成败 二、改进才会完美 三、定量才能准确 四、意外蕴含价值 五、质疑发现错误 六、探究获取真知 七、手段需要现代 在科学史上,有一些科学家由于重视细节而获得了一些发现或发明,而有一些科学家由于未重视细节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相信大家都知道“李比希的教训”。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在做海藻提取碘的实验时,发现在试管底部沉淀着一种棕红色液体,他没有对这种液体进行任何分析便贴上了ICL(氯化碘)的标签。四年后,即1826年法国科学院审查、法国药学家、化学教授巴拉在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它根本不是ICL而是单质Br2(溴),巴拉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李比希因为自己的不细心、想当然而错过Br2的发现,与诺贝尔化学奖失之交臂,遗憾终生。1785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通过实验发现,把不含水蒸气、二氧化碳的空气除去氧气和氮气后,仍有很少量的残余气体存在。这种现象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化学家的重视。一百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测定氮气的密度时,发现从空气里分离出来的氮气每升质量是1.2572克,而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每升质量是1.2505克 一、细节决定成败 。经多次测定,两者质量相差仍然是几毫克。可贵的是雷利没有忽视这种微小的差异,他怀疑从空气分离出来的氮气里含有没被发现的较重用其它方法从空气里也得到了这样的气体。经过分析,判断该气体是一种新物质。由于这气体极不活泼,所以命名为氩 同样,我们在做一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时,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其原因往往在于一些细节。例如:1.蔗糖与浓硫酸的面包实验 2.乙烯的制备实验 3.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4.过氧化钠、棉花与水的燃烧实验 5.铁上镀锌的实验 6.钠镁铝分别与水的反应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并不完美,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去完善去改进。改进实验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简约性原则③安全性原则④明显性原则。 例如:1.对乙酸乙酯水解实验的改进 2.对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3.对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改进 4.对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 5.巧妙改进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中和热测定实验的改进 二、改进才会完美 评述:经多次试验该实验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第二支试管里与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差不多。不仅如此,该实验设计有明显缺点:(1)取用的乙酸乙酯的量太少,加上水浴加热温度太高导致乙酸乙酯(沸点为77.1℃)挥发,实验误差大。(2)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水解的程度是不准确的。因为3滴乙酸乙酯与4滴乙酸乙酯的气味差不多,所以只加水与加稀硫酸的气味差不多,不好作出判断。(3)所加的酸(H+)与碱(OH-)的浓度不同,实验的结论缺乏科学性。 一、人教版(化学第二册2003年6月第l版)实验 实验:在3支试管里各加入6滴乙酸乙酯。向第一支试管里加蒸馏水5.5mL;向第二支试管里加稀硫酸(1:5)0.5 mL、蒸馏水5 mL;向第三支试管里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0.5 mL、蒸馏水5 mL。振荡均匀后,把三支试管都放入70℃~80℃的水浴里加热。几分钟后,第三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消失了;第二支试管里还有一点儿乙酸乙酯的气味;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没有多大变化。 二、苏教版(实验化学2006年2月第l版)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三支试管,编为l、2、3号,分别注入4 mL蒸馏水、4 mL 2mol?L-1H2SO4溶液、4 mL 4 mol?L-1NaOH溶液。在试管1、2中各滴加一些甲基橙指示剂,试管3中滴加一些石蕊溶液,使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为橙色、红色和蓝色。 (2)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 mL乙酸乙酯,振荡后将三支试管同时插入热水浴(约60℃)中,加热约5 min(加热过程注意不要振荡)。观察现象,比较各试管中无色乙酸乙酯层剩余体积的大小。 评述:和人教版实验相比,该实验最明显的改进是将闻气味改为比较乙酸乙酯层剩余体积的大小。但经多次试验该实验效果仍不理想,特别是1、2号试管的乙酸乙酯层剩余体积的大小基本一样。不仅如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