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轴承润滑材料润滑油特点.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轴承润滑材料润滑油特点

17.3.1 对轴承材料的要求: 金属材料 多孔质金属材料 非金 属材料 17.9.6 热平衡计算 (1)粘度↓→间隙改变,使轴承的承载能力下降 (2)会使金属软化→发生抱轴事故 摩擦产生的热量H = 端泄润滑油所带走热量H1 + 轴承散发热量H2 热平衡条件:单位时间内 轴承温升 润滑油平均温度tm 为保证承载要求tm75℃ a) 若t1(35~45)℃, 热平衡易建立,则应降低tm,再行计算。 b) 若t1(35~45) ℃,不易达到热平衡状态→降低粗糙度→重新计算 c) t280℃→易过热失效,→改变相对间隙和油的粘度→重新计算 17.9.7 保证液体动力润滑的条件 除上述油楔承载机理四条件外,还需保证最小油膜厚度大于两表面不平度之和。 17.9.8 参数选择 1.宽径比 一般轴承的宽径比为0.5~1.5。 ψ大→Q大→ 温升小 →但承载能力和运转精度低 ψ小→易形成流体膜→承载能力和运转精度↑ 2.相对间隙 3.平均压强 B/d小 →端泄Q1↑→摩擦功耗和温升↓ →减轻轴颈与轴瓦边缘接触但承载能力↓ 高速重载轴承,因其工作时温升高,宽径比宜取小值; 高速轻载轴承,如对轴承刚性无过高要求,宜取小值; 低速重载轴承,为提高轴承的整体刚性,宜取大值; 对轴有较大支承刚性的机床轴承,宜取大值。 压强↑,轴承尺寸↓,运转平稳,但轴承易损坏。 设计步骤 确定轴承结构形式 确定轴承宽度 B 和直径 d 验算p、pv、v 选择轴承的配合 选择润滑剂与润滑装置 选择轴瓦材料 * * 轴承 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 按润滑状态分 液体摩擦轴承 径向轴承 推力轴承 不完全液体摩擦轴承 径向轴承 推力轴承 第十七章 滑动轴承 17.1 概述 1.工作转速很高。 2.要求对轴的支承位置特别精确。 3.承受巨大的冲击与振动载荷。 4.特重型的载荷。 5.根据装配要求必须制成剖分式的轴承。 6.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轴承。 7.径向尺寸受限制时。 滑动轴承使用场合: 滑动轴承的主要特点: 工作平稳,无噪声; 运转精度高; 形成液体润滑时摩擦损失小,适合于高速; 径向尺寸小而且可剖分。 边界摩擦(不完全液体摩擦)状态 摩擦表面间有润滑油存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极薄的边界油膜。 但尖峰部分仍直接接触。 干摩擦 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 多数滑动轴承都是这种摩擦状态。 液体摩擦状态 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分隔开,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压力油膜。 这种摩擦状态是润滑油分子之间的摩擦,摩擦系数极小。 重要轴承采用这种摩擦状态。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摩擦副处于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混合状态时的摩擦。 混合摩擦 滑动轴承设计包括的内容: 1.轴承的型式和结构 2.轴瓦和轴承衬的结构及材料选择 3.轴承的刚度和强度 4.润滑剂的选择和供应 5.轴承温度和压力分布及轴承间隙 6.轴承的热平衡 17.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 17.2.1整体式轴承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无法调整,不便装拆粗重的轴。 应用: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械中。 17.2.2 剖分式轴承 17.3 滑动轴承的材料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轴承材料 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轴瓦的胶合和磨损 特点:轴承装拆方便,轴瓦磨损后便于调整轴承间隙。 对材料性能要求 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咬粘性。 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 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的能力。 良好的工艺性、经济性等。 常用轴承材料 轴承合金、铜合金、铸铁、铝基合金。 多孔铁、多孔质青铜。 酚醛树脂、尼龙、聚四氟乙烯。 17.3.2 轴承材料的分类 轴承合金 类 型 锡基轴承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 特 点 嵌入性和摩擦顺应性最好 ,易于轴颈磨合,但强度低,价格较贵。 应 用 重载、中高速场合。 铜合金 特 点 锡青铜减摩性和耐磨性最好, 铅青铜抗粘附能力强, 铝青铜强度及硬度较高。 应 用 锡青铜适用于重载、中速场合, 铅青铜适用于高速、重载场合, 铝青铜适用于低速、重载场合。 类 型 锡青铜 铅青铜 铝青铜 剖分式 整体式 17.4 轴瓦结构 17.4.1 轴瓦和轴承衬 轴瓦结构 轴瓦的定位 凸缘 17.4.2 油孔、油沟和油室 目的:把润滑油导入轴颈和轴承所构成的运动副表面。 设计油沟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油沟长度一般为轴承长度的80%; 2、? 油孔、油沟应开在非承载区。 17.5 轴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