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思评论(第2卷).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编辑手记 近来,虽然有关科学文化类的出版物逐渐多了起来,但凡做过相关的报 纸、杂志乃至丛书、文集之类出版物的编者和出版者,恐怕都曾体会到,这 方面的稿子,尤其是既有思想性又具可读性的好稿子,实在是很难约到的, 在加上了一些诸如专栏之类的边界条件限制后,就更是如此。这也正是在办 《三思评论》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之一。 《三思评论》第二卷的出版,正值“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对于与科 学及科学观念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如此关系密切的 “五四”运动,《三思评 论》自然不能忽视,自然也就将 “‘五四’运动与科学”作为了这一卷的专 题,但做这样的专题也不容易,在 “五四”运动80年后,我们对于这场运动 还能说出些什么新的见解,也正是所有组编这类纪念文章的工作所面临的共 同挑战。本卷发表的四篇相关文章论题、风格各异,结集在一起,是因为我 们并不想将 “五四”以及对之纪念囿于特定的时间点,而是视为一个在其中 诸多事件难以截然划分的 “长时段”的考虑。 在本卷中,其它一些精彩的文章,如关于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科学之比较 的译文、关于中国科学史及医学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的两篇文章、关 于从科学史及其对科学史事件的艺术反映的视角谈美国历史上有关进化论的 文章、关于安乐死的文章等,也还是有趣且可读的。像关于对克隆大熊猫之 争论、对于鸟类专家的访谈等,在其中体现出来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思 想倾向也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刊出的关于 “伟哥”的文章,显然也不是为了 赶什么时尚,而是体现了对此发明背后更深层的文化制度因素的严肃的思 考。总之,这些文章都可以囊括在 “大”科学文化的范畴之内。 第一卷出版时,由于经验不足,在版面设计和编辑校对等方面出现了一 些问题,我们在本卷中也力图对此有所改进。当然,对于一种新的连续出版 物,其特有风格的形成也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书 名:三思评论 (第2卷) 出版发行:江西教育出版社 (南昌市老贡院8号/330003) 网 址:www. jxeph. com 印 刷 者:江西科佳图书印装有限责任公司 开 本:850mm×1168mm1/18 印 张:9.5字数:120千字 版 次:1999年5月第1版1999年5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5392—3275—7/Z·66 定 价:10.00元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承印厂调换) 三思评论 “五四”运动与科学 “五四”运动推动科学发展 □李佩珊 80年前的 “五四”运动被誉为中国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1949 年12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把5月4四日定为中国青年节。这的确突出了“五 四”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五四”运动代表着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处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力量推 翻满清帝制后,复辟势力还企图恢复帝制的过程中,处于帝国主义列强争相 在中国发展自己势力范围的时候,也是西方自由、民主和科学思想传入中国 的时候。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新旧各种思想并存,却没有权威。马克思主义也 是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的。 历史的发展展示给人们一种规律,即思想的解放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 的推动作用。 “五四”时期,大批中国青年在海外求学归来,给中国带来了 许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先进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超 过了外国传教士的影响。他们中的多数都直接投入到了兴办中国高等教育和 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去。他们对中国的思想解放和中国的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 次年成为北京大学教授的陈独秀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新青年》,高举 反帝、反封建、提倡科学的大旗,使之成为一个吸引和引导时代青年的思想 阵地。陈独秀在 《新青年》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针对长期封 建思想对中国青年的束缚,参照一些西方先进的思想观念,明确提出,要 “自 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 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使中 国青年读者耳目一新。 1917年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在 1917年 1月的 《新青 年》上发表 《文学改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