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书艺文志-亚东技术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书艺文志-亚东技术学院.PDF

亞 東 學 報 第 2 8 期 2 0 0 8 年 6 月 頁 131~140 亞 東 技 術 學 院 《漢書‧藝文志》成書淵源論疑 曾聖益 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漢書‧藝文志》是現存最早的書目,因其著錄之書目及分類大致依循《七略》,故自鄭樵以下學者多逕 稱班固裁取《七略》以成《漢書‧藝文志》。本文辨析前人此說法之未臻完善之處,並從《漢書‧藝文志》著 錄的書目及注釋的內容著手,說明《漢書‧藝文志》並非逕刪裁《七略》而成;而是在東漢初年,班固以《七 略》為依據,將清查內府藏書的記錄編成《漢書‧藝文志》。 關鍵字:班固、《漢書》、《漢書‧藝文志》、劉歆、《七略》、目錄。 壹、前言 《漢書‧藝文志》 著錄先秦及西漢之典籍著作,是現存最早之歷史藝文志,不僅是研究 (下簡作《漢志》) 中國古代學術之重要依據,同時對其後各朝代編撰藝文志均有深刻之影響。然《漢書》在刊本定式以前,傳抄 近千年,故現今流傳之形式及內容與班固原本形式或有所差異,1後人對《漢志》種種問題之爭論,與此不無關 係。學者在徵引《漢志》考論古代學術思想時,若未能辨析後代流傳之《漢志》形式與班固原書之差異,對其 論斷自會有所影響。 歷來學者對《漢志》的辨析,大致從文獻形式及學術思想二方面著手,歷史學者及目錄學家透過注釋及考 論之方式,探討班固(32-92)作《漢志》之原始形式及其義例,藉以辨析後代傳抄及刊刻過程中對《漢志》形 式之改變。研究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之學者,則多方引證,藉以考論《漢志》記載之學術流變,進而辨析《漢 志》之形式及內容。2故學者在書目、體例、學術流變及其價值等問題上的探討,成就可觀,頗能闡發《漢志》 之價值。唯筆者讀《漢志》之際,則有某些與前人稍見扞格之若干想法,存疑已久,今乃就《漢志》與《七略》 的淵源及關係的問題,加以梳理,並祈方家賜正。 欲探討《漢志》之種種問題,必先論其與劉向(前77-6)《別錄》、劉歆(?-23)《七略》之關係,尤其是 與《七略》之關係。前人對此問題所論述,大抵有三:一、《漢志》依循與刪改《七略》之處;二、《漢志》 與《七略》體例、內容之差異;三、《七略》與《漢志》之價值。而欲論《七略》或《漢志》之價值,必先釐 清後者對前書依循變易之處。 1 現存《漢書》最早刊本是北宋景祐(1034-1038)刊本,距離班固約千年。〈藝文志〉部分,傳抄本、刊本及現今排印本(中華書局點校 本)最大的差異在於傳抄本和刊本將同類書目連續記載,標點本則多將每一書單獨成行。因為古書行文之際書名多省略,連續記載,後人 可以即類推求原書名;分行後,各條獨立,書名作者反而易生混淆。說詳喬衍琯師《中國歷代藝文志考評稿‧史志的著錄》(臺北:文史 哲出版社,2008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