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7李商隐诗两首习题新人教版
PAGE
2 -
7 *李商隐诗两首
一、课外阅读
(一)(2018·福建莆田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文章达”“羽翼高”赞美王录事年轻时文章通达、才华横溢。
B.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借指王录事官位卑下。
C.第五句运用“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典故,劝诫王录事韬光 养晦。
D.诗人同情王录事长期没能升迁,但又劝他安于低位,不要诉说辛劳。
解析:A A项,“羽翼高”比喻“志向高远”。
2.同为送别诗,本诗尾联与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联,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
?
?
?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先读懂这两首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独孤及的《送虢州王录事之任》一诗,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同情、安慰;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建功立业。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旷达,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同为送别诗,比较两首诗的尾联都有劝勉之意。只是独孤诗重在表达对王录事到任后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期许;王诗则侧重表达劝勉双方不必为离别而伤感的旷达情怀。
答案:都有劝勉之意。独孤诗重在表达对王录事到任后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期许;王诗则侧重表达劝勉双方不必为离别而伤感的旷达 情怀。
(二)(2018·陕西宝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改编)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3~4题。
鹊桥仙·一竿风月
陆 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①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②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指严光钓台。严光,东汉著名隐士。他帮助老同学刘秀起兵。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选择垂钓为生。②浩歌:指放声高歌。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一竿”“一蓑”是渔父不离身手的工具服饰。
B.“钓台”点明渔父的住地,下文“时人错把比严光”与之呼应,表现了对严光的完全否定。
C.“红尘深处”指人们争名逐利的中心,渔父不肯去红尘深处,表现了其厌恶名利的情操。
D.本词借渔父抒写词人的隐居生活和心情,相比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其情调还是有些差异。
解析:B B项,“表现了对严光的完全否定”说法有误,作者只是表明自己比严光隐居的境界更高,并没有对严光“完全否定”。
4.作者在本词中借渔父的形象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加以概括 分析。
?
?
?
?
?
解析:分析诗歌的感情应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题干要求回答作者在本词中借渔父的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通过“家在钓台西住”分析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卖鱼生怕近城门”分析对功名利禄的厌弃;通过结尾写渔父相比严光,表现无欲无求、完全隐居的高洁志向。
答案:①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家在钓台西住”借用严光不应光武帝征召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②对功名利禄的厌弃。“卖鱼生怕近城门”渔父以卖鱼为生,但他远离争利的市场,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名逐利,表现了作者对名利官场的厌弃之情。③无欲无求、完全隐居的高洁志向。结尾写渔父相比严光,连姓名也隐去了,可见其机心全无,隐居比严光更彻底。
(三)(2018·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落 花①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②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本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因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②迢递: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吟咏“落花”,表明所写是暮春时节,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B.颈联写诗人肝肠寸断不忍心把落红扫去,仍然望眼欲穿盼望远去的客人归来相聚。
C.“沾衣”,是指落花的花瓣飘落在诗人的衣襟上,也指泪落衣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在春尽花谢之时看花的心意,徒留伤感。
D.全诗基本采用白描,而落花与惜花者之神情全出,在淡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美美与共课件苏教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时作业苏教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拿来主义课时作业苏教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苏教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一)苏教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试题苏教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寡人之于国也古今对译文白互通苏教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季氏将伐颛臾试题苏教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寡人之于国也试题苏教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试题苏教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爱的生命的乐章2第4课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落实应用案练习鲁人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新人教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爱的生命的乐章3自读文本长亭送别落实应用案练习鲁人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3屈原列传习题鲁人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爱的生命的乐章6拓展作业(一)鲁人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爱的生命的乐章3自读文本长亭送别课件鲁人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4记念刘和珍君习题鲁人版.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3屈原列传课件鲁人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4记念刘和珍君课件鲁人版.ppt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5最后的常春藤叶习题鲁人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