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物理教学中几个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物理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胡炳元 一.问题的引出 一位美国小学教师来我国访问。一天,他向一所小学的校长提出他来上一堂课。这可难住了校长:这位美国老师一句汉语都不会说,我们的学生一句英语都听不懂,如何交流?这位美国教师表示不需要说话,也不需要翻译。于是,课便开始了。教师走进教室后,示意同学们先离开教室,然后每4个同学为一组,教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个蜗牛、一盘牛肉、一盘粮食、一盘蔬菜和青草、一杯有盖的热水、一杯有盖的冷水。做好准备后,他示意同学们进来。 同学们走进教室,惊喜地发现桌上有这么多东西,特别是还有一个可爱的小蜗牛,高兴得忘了讲台上还站着一位外国老师。他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然后做示范:先把蜗牛放在热水杯的盖子上,蜗牛爬来爬去,烦躁不安。再把蜗牛放在凉水杯的盖子上,蜗牛一动不动,静静地爬着。不用说话,同学们已经知道,蜗牛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是无法生存的,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温度。 然后,把蜗牛放在有肉的盘子里,蜗牛不吃。放在有粮食的盘子里,蜗牛也不吃。放在有蔬菜和青草的盘子里,蜗牛慢慢地小心地吃了起来。同样不用说话,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蜗牛吃的食物是蔬菜和青草。一节课没有说一句话,同学们明白了蜗牛需要的温度、蜗牛所吃的食物,而且是在活泼愉快、亲自参与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这显然是一个课堂教学的特例,然而它却能够敦促我们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启迪我们对课堂教学过程的重新思考: 1、课堂教学应该是不断激发兴趣的过程。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走进教室,发现那么多东西,还有一只可爱的小蜗牛时,他们的兴趣被激发了,以至于“高兴得忘了讲台上还站着一位外国老师。”当教师把蜗牛放到热水杯的盖子上,蜗牛爬来爬去,烦躁不安时,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这种由情境而引起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内部的激励因素,保证着学习过程的持久和高效。2、课堂教学应该是参与情感体验的过程。课堂上,学生亲自参与,切身体验,他们为蜗牛置于热水杯盖上的烦躁不安而担心,为置于冷水杯盖上的惬意舒展而高兴;他们为蜗牛置于肉盘、粮食盘中的无动于衷而惊讶,为置于蔬菜和青草盘中的慢慢进食而好奇。 美国教师没有告诉学生什么,也不要求学生掌握什么,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一、二、三,蜗牛喜好的食物甲、乙、丙,观察动物的要点A、B、C……这些都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不仅在于传授什么,更重要的是在于使人人得到参与和体验。只有切身贴己的情感体验,知识才能弥久不忘;只有切身贴己的情感体验,方法才能驾轻就熟。三、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能依赖教师的现存讲授,而应当由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和掌握。在这位美国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不是一个被动的、消极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当蜗牛从热水杯盖上移到冷水杯盖上,从肉盘、粮食盘中放到蔬菜和青草盘中时,学生观察专注、思维活跃,他们在发现中获得知识,在获知中学会发现。四、课堂教学应该是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教学在于创造一种环境,提供一种条件,充分激发并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需要向学生提供现存的知识,而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独立探究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适合蜗牛生存温度的改变,食物的选择,诱导着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综合。由此可见,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在于教师讲得多少,而在于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得巧妙;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在于学生学得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二.课堂教学行为与研究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行为研究已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之一,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师教学不足,达到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目的。实际上,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形成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基于教学行为的发生而得以实现的。在教学行为研究中,还存在概念模糊、分类纷繁、研究缺乏有效性等现象。 (一)、教学行为的内涵考察 1. 基于教师教学效能的研究 关于教学行为的研究,早期并没有一个专门研究领域,而是在教师行为研究中可以看到其有关论述。美国学者克雷茨 (Kratz,1896)从教师教学效能出发,探讨教师人格特质及教学行为。通过对各类人员关于优良教师品质的意见调查,制定出高效能教师的特征量表,作为培育师资的参考和优化教师行为的依据。但教师行为是作为探讨教师的人格与特性的一个潜在的客观结果而存在于研究中的,这种研究还只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间接研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主要特点是:一是通过探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来寻找教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