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写作与
,~之.- 、、/ 一
‘二二 r共芬, 、卜
. r 1 ...宁.曰 I
、,一 ,.。, 、,,.、,二、,“.、,.{
《中学生语言学习丛书》
写作与语言学习
(高 中 版)
主 编 白滇生
中。习法斗止成“
《中学生语言学习丛书》编委会
i张志公一
庄文中 陶伯英 袁 晓 宁鸿彬
编 委 孙获芬(执行编委) 马雪鸿
高石曾 何贤景 马炳鑫 乔书振
胡加奇 白滇生 章雪来 赵惠宗
本册主编 白淇生
本册编著者 权 哗 白滇生 王大绩 李峥嵘
本册审定 庄文中
编 写说 明
《中学生语言学习丛书》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九五”期
间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系统”的阶段性
研究成果。全套丛书按初、高中两个学段分编为 《字、词的学
习与运用》、《句子、语段的学习与运用》、《阅读与语言学习》、
写《作与语言学习》、《口语表达与语言学习》;((字、词的理解
与运用》、《句子、语段的理解与运用》、《阅读与语言学习》、
文《言文阅读与语言学习》、写《作与语言学习》、《口语表达与
语言学习》共11册(初中5册,高中6册)。
“具有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中学生语文
学习的根本任务,也是语文学习区别于其他学科学习的根本
目标。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还不能呈现一个完整而科学的
语言学习体系,学生的语言学习无规律可循,效果不明显。
“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系统”课题的研究,旨在以适应学生未
来发展的需要,以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
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目标,探求一个
以应用语言知识系统和语言技能训练系统为主线的语言能
力培养体系,使学生能够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实用而有效
地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提高语文素质。
本套丛书的作者都是本课题的研究人员,他们或是北京
市语文特级教师,或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或者是语文教研
工作者。多年来他们潜心研究语言教学,注重对学生语言能
力的培养,而且卓有成效。为编写此套丛书,他们依照语文
教学大纲的要求,总结了多年的语言教学经验,研究了中学
生学习语言的现状,联系中考和高考以及各种会考,有针对
性地讲解应用语言知识,设计培养语言技能的练习,探索并
设计了语言能力的训练系列,使这套丛书既适用于教师教学
的实践,又适用于学生自学。为使课题的研究得到可靠的实
践依据,希望广大读者使用本丛书后,协助我们填写书中“关
于《中学生语言学习丛书》使用反馈记录表”,并将表格寄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拙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
室(前门西大街 109号,邮编:100031)0
北京市“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系统”课题组
1998年1月
写给中学生朋友们
写《作与语言学习》序
一篇合乎要求的文章应解决三个问题:言之有物,言之
有序,言之有文。“文”的问题解决不好,即使选材好,内容
好,结构好,也不能算是好文章。因为语言欠准确,没有文
采,甚至有些文句不通顺,要畅达地表达意思是不可能的。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
的语言没有达到要求,自然不可能广泛流传。文从字顺,能
准确地表情达意是中学生作文的最基本要求。
我们常说,语言是写文章的工具和手段。这意思是:任
何精辟的思想、生动的形象、感人的事件一旦离开语言都将
一筹莫展。文章的语言还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