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5 ):557~56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互联网在学习不良干预中的作用*
雷 雳 杨 洋 柳铭心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37)
摘 要 学习不良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其被引入教学后所
产生的积极效果,使得研究者开始关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学习不良学生的影响。该文介绍了计算机和互联
网在学习不良干预中的作用,包括利用互联网激发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加强教学管理以及帮助他们明确职业方向。该文还指出了此领域现有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的取向。
关键词 计算机,互联网,学习不良,干预。
分类号 B844
学习不良(learning disabilities )一词 程、工作记忆、语言加工机制以及快速自动
1958年由H. Thelander、J. Phelps和E. Kirk等 化命名机制都可能与阅读不良有关[2] ,而数
三人首次提出,而后S. Kirk于1963在一次学 学学习不良则可能与个体的音韵学系统和
术会上用它作为轻微脑功能障碍、学习困难 数字感的缺失有关[3] ,并且研究者已经开始
儿童的“代名词”,从此这一概念被人们广 着手从神经生理方面探索导致学习不良的
泛接受。并且,近几十年来学习不良也一直 原因;在对学习不良个体特征的研究上,研
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究者探讨了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
尽管在对学习不良的定义上仍然存在 特点[4] [5]
和归因特点 ,McNamara 和Wong
一些分歧,但研究者在学习不良的鉴定和分 [6]学习不良个体在记忆,尤其
(2003 )发现
类、导致学习不良的原因、学习不良个体的 是在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记忆上的缺失,这也
特点以及对学习不良个体的干预等方面都 显示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存在于日常生活
取得了很多的积极成果。比如,在对学习不 背景中的学习不良的构成要素;在对学习不
良的鉴定方面,⋅ 研究者提出的RTI 良的干预方面,研究者提出了五大类干预方
(Response-To-Intervention )模型,虽然仍 法,包括:直接指导、基于课程的指导、认
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 知策略指导、合作学习以及带有社会和文化
鉴定方式[1] ;在对导致学习不良的原因方面, 特点的指导方法[2] 。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
研究者发现阅读发展中包含的五个认知过 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教学中越来越
普遍的应用,学习不良问题也开始与迅猛发
收稿日期:2005-08-25 展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
* 本研究得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EBA010429 )、
北京市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 计算机和互联网介入学习不良的干
(学习与认知)的资助。 预
通讯作者:雷雳,E-mail :dr.leili@ ,电话:(010 )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计
557
-558-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年
算机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