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4 卷 第 3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 o l. 14 N o. 3
1998 年 9 月 T ransactions of the CSA E Sep t. 1998
低散热直喷式柴油机应用植物油燃料的研究
王 忠①
(江苏理工大学)
摘 要 介绍一种可燃用植物油的新型低散热直喷式柴油机, 分析了低散热燃油系统对植物油
的着火特性、燃烧过程的影响。试验表明, 燃用菜籽油与燃用柴油对比, 百公里油耗基本一致, 标
定工况对比, 燃用柴油时比油耗 = 226 · , 燃用菜籽油时 = 259 · , 而排放
g e g kW h g e g kW h
、 、烟度均有降低。
NO x HC
关键词 植物油 柴油机 比油耗
植物油包括菜籽油、花生油、葵花油、棕榈油、亚麻油等, 它与石油燃料相比, 是可再生的
绿色能源。其特点: 1) 植物油燃烧时释放的CO 2 量与植物生长时吸收的CO 2 量相等。因而,
不会增加大气中的CO 2 总量。2) 植物油中不含硫, 燃烧后产生的硫化物较少, 不会诱发产生
酸雨。3) 植物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来源广泛, 可以从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和提高单产两个
方面来增加总量。以植物油作能源对促进农业的生产, 扩大农作物的用途, 提高农作物的经
济性, 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 国内大多数柴油机燃用植物油的研究工作都是在涡流式柴油机上进行的。对直喷
式柴油机的研究较少。由于植物油的热值较柴油低, 粘度较高、着火性较差, 对燃油供给系统
的要求高, 因而直接在直喷式柴油机上燃用植物油以及燃烧过程的合理组织比较困难。作者
与德国 EL SBET T 公司的合作中, 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低散热的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系
统并进行了燃用植物油的试验研究。
1 低散热直喷式燃烧系统的特点
燃料的着火和燃烧, 要求燃油的粘度低, 有一定的蒸发性, 燃油经过高压喷射后易于形
成可燃混合气。由于直喷式柴油机多采用“空间热力混合”的燃烧机理, 利用燃油的高压喷雾
与燃烧室内的空气运动的匹配来完成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的组织。直喷式柴油机基本
上都采用多孔喷油器。但由于植物油的粘度较大, 不易破碎成细小的油滴。因此, 在多孔喷
油器上直接燃用植物油有一定的难度。另一种直喷式柴油机采用复合燃烧方式, 利用单孔喷
油器把燃油喷涂在燃烧室的表面上, 利用燃烧室壁面的高温蒸发燃油, 这类燃烧系统是由
“ ”过程演变而来的。一般要求燃烧室的壁温控制在350 ℃以下, 过高的壁温会引起燃烧室
M
表面结碳、活塞环卡死等问题。此外, 过高的壁温会造成活塞热负荷严重, 活塞烧顶等故
收稿日期:
①王 忠, 副教授, 镇江市 江苏理工大学汽车学院, 212013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94 农业工程学报 1998 年
[ 1 ]
障 。显然, 这两种燃烧系统, 直接燃烧植物油还存在困难。为此, 须根据植物油的特点, 对燃
烧系统的结构进行改造, 以适应燃烧植物油的要求。
低散热直喷式燃烧系统的布置简图见图 1 所示。燃烧室为深坑半球形, 可以产生较强的
空气涡流。喷油器轴线顺空气涡流方向, 燃油的喷注并不是喷向燃烧室壁面, 而是相切于燃
烧室直径的 0. 7 D 圆周处。燃烧室略带缩口, 其目的是保证油束有足够的贯穿距离, 要求通
过燃烧室内所有的各层旋转的空气而不接触燃烧室壁。活塞的结构则是采用了铸铁活塞头
部与铸铝的活塞裙部通过活塞销接在一起的低散热结构如图 2 所示。这种低散热设计采用
了较多的空气腔隔热结构, 减少了燃烧室传向活塞环槽的热量, 同时提高了燃烧室壁面的温
度, 由于燃油的喷注并不是喷向燃烧室壁面, 而是与气缸内旋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粒径尿微晶的电位自相关曲线和聚集状态.PDF
- 不同类型稻米的蛋白营养价值-复合材料学报.PDF
- 不同空气能热泵干燥条件下金银花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初探-陕西林业科技.PDF
- 不同能谱沉降电子对极区电离层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PDF
- 不同腐烂程度毛竹篼成分及酶活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PDF
- 不连续面对饱和–非饱和介质热–水–应力耦合影响的二维有限元分析.PDF
- 不锈钢表面铝放电合金化层微观组织特性之加工参数.pdf
- 不同土着菌及其复合菌对玉米秸秆降解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PDF
- 不锈钢金属管腐蚀原因分析.PDF
- 不断创新的电化学研究方法-Core.PDF
- 低渗透油田操作成本变化规律探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PDF
- 低渗油藏水驱后CO2潜力评价及注采方式优选-石油与天然气化工.PDF
- 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热复合化学方法提高采收率试验.PDF
-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WAG注入参数优化试验及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PDF
- 低成本单伺服注塑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PDF
- 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评价.PDF
- 低渗透岩石水力压力裂纹扩展的CT扫描-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中国.PDF
- 低维系统的拓扑电子态缺陷和界面效应-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PDF
- 低碘饮食-甲状腺癌你我他.PDF
- 体积分数对基于沸石和硅油的悬浮液的电流变性能的影响-摩擦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