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血糖监测的感染控制及贺其意义.pptVIP

院内血糖监测的感染控制及贺其意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院内血糖监测的感染控制及贺其意义

血糖监测的感染控制及其意义 感管防保科 一枝梅 目录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采血笔使用管理的相关文件 文件出台背景 我们的管理策略 产品评析 小小一棵采血针,为何牵动众人心? 为什么? 为什么? 背景分析 文件出台背景分析 血糖监测与院内感染如影随形 西安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将院内感染推向了风口浪尖 深层次原因: 一切为了患者的安全,符合CHA《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宗旨! 只有患者安全,才有医疗质量,才能谈医院发展。 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病人安全的需要,医疗安全的需要! 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意义 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危害 提高对患者的医护质量 降低医院感染患者发生率 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院内交叉感染的普遍性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在院内监测血糖时,最可能发生交叉感染的病原体 乙肝病毒(破损的皮肤接触到含乙肝病毒的血和血制品后感染乙肝的可能性约为30%) 丙肝病毒(破损的皮肤接触到含丙肝病毒的血和血制品后感染丙肝的可能性约为3-7%) 艾滋病病毒(破损的皮肤接触到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制品后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约为0.3%; 破损的黏膜接触到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制品后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为0.09%) 它们的共同点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到含病原体的血和血制品或经母婴及性接触和器官移植传播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在院内监测血糖时,最可能发生交叉感染的病原体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万古霉素中敏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 vancomycin intermediately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 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 这些是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担心的病原体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国外报告中还可能引起交叉感染的细菌 军团菌 嗜血杆菌 霍乱菌 肠球菌 金葡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A群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结核菌 非典型分支杆菌 ……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血糖监测和交叉感染 国外实例: 感染控制 院内交叉感染的原因: 医疗器械的污染:主要是污染的医疗器械通过损伤皮肤和粘膜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空气的污染 纸类物品、布类物品、橡胶制品及便器、痰杯等的污染 血糖监测导致交叉感染的原因 生物危害性的顾虑 设备被污染、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 27%(8/30) 传递、操作或处置废弃物方面的培训不正确或不足 27%(8/30) 血糖监测的准备工作:如洗手、操作区清洁、设备未消毒等 23%(7/30) 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如:戴手套) 10%(3/30) 没有使用一次性采血针 10%(3/30) 没有依从书面的感染控制流程 3%(1/30)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医疗安全 警钟长鸣 通报后 某妇幼保健院陆续发生新生儿疑似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事件,其中死亡的1名患儿与治愈出院的1名患儿均检出肺炎克雷柏杆菌,5名在院新生儿有疑似感染症状。 10月9日-18日,吉林XX医院ICU综合病房6名患者陆续发生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10月23日、25日又先后报告2名感染患者。共8名患者感染鲍曼氏不动杆菌。 三明二院麻醉事件 2008年9月3日、9月18日、9月24日、10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连续发生2名病人术中和2名病人术后意外死亡事件。四例手术,无论是急性阑尾炎、子宫肌瘤、腹股沟斜疝手术还是颅骨修补术,均为治愈难度不大的常见手术,但在短短30多天内,居然连续四次在麻醉之后把一个个本该幸免的患者推向了死亡之路。 2005年12月11日10点左右,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眼科的医生和来自上海的眼科主任医师徐某以及上海舜春扬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的几个工作人员为10名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文档评论(0)

181****7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