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文库_创意.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创意 致家长和老师 从学习能力的培养来看,应试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考试得高分的能力,素 质教育则是重在培养那些能使学生受益终生的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学 习兴趣,好奇心,探索欲,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判 断力、想像力等等。具体地看,在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涉及到帮助学生培 养自己活动的能力,确定所学教材中本质内容的能力,从书本和其他各种信 息来源中迅速找到对自己有意义的内容的能力等等。 以往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主要是学校教育太注重机械记忆训练,总 是习惯于给学生留大量的重复性强的作业,并刻意要求学生记忆背诵大量的 死知识。我们中国的学校一贯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传统,而很少关注如何培养 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本领,更少关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诸多能力中,创造能力的启蒙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如何在初等教育 中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新课题。从现有的研究 结果来看,创造力的启蒙首先是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发展好奇心;其次是 鼓励学生的新奇念头、别出新裁的言行和丰富的想像力;第三是避免学生产 生迷信权威的想法,提高独立思维和判断水平;第四是鼓励学生建立自信, 勇于尝试,勇于探索新的认识途径。不难发现,要做到这几点,必然要求教 师在教学中多倾听、多观察及保持沉默,这显然是与我国课堂教学的一贯做 法相背离的,另外,也是与我国历来的课堂纪律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 考试方式相矛盾的。实际上,我们所沿袭的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是与培养学生创造力相对立的。 如果以素质教育这一准绳来衡量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需要改革的内容 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在主科的教学当中。其中,包括教材的改革,教学方 法的改革以及课程安排的改革。具体地看,最需要改革的内容有:“一言堂”、 “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抑制学生思维和想象自由发挥的传统课堂纪 律;以课本为学校全部学习内容的传统教学目标;划分少数学科为主科并以 主科成绩评价学生优劣的传统的学科等级观念;以单一的考试成绩分数评价 学生学习成绩的传统的考试评价标准。 我国当今的学校教育,从课堂教学方式到学校的校纪管理方式都是在全 面地、彻底地把孩子的兴奋域尽可能地降低,使他们尽可能地少说、少笑、 少动。其中,对 “动”的控制不仅仅是指身体四肢上的少运动,而且还包括 精神情绪上的少冲动。总之,要将个人丰富的心理欲求尽量压缩到最低程度。 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易于管理,但实质上,则是反映和表达了我们传统文 化所认可的 “好孩子”的形象或标准。 无论对于学习新知识,还是对于培养创造能力,好奇心都是一个必备的 基本条件。而好奇心的具体心理表现就是情绪的高强度兴奋,也正是由于高 度的兴奋才使个体具备了高强的心理能量,从而能够调动大脑的高速运转, 并使之集中于一点。因此,能快速达到兴奋并有着较宽广的兴奋范围的孩子 必然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较灵敏的反应能力以及较快捷的思维转换能力。 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是,刻苦用功学习,能获得很优秀的学习成绩, 但是创造力差。深究而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一代在驯化下一代时过 多地压抑了孩子的兴奋度,由此断绝了好奇心生成的心理能量之源,导致了 创造欲低下,遂使创造力成了无本之木而无从培养。 素质教育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譬如发展学生的业余音乐素养,这 听起来无疑是符合素质教育内涵的。但是,当 “特长”可以“加分”,特长 生可以进好学校的规则一宣布,家长们迫使自己的孩子在完成学业之外,又 刻苦地学习 “琴业”并忙于“考级”时,“特长”的培养已不再属于以培养 文化素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而演变为以升学为目标的典型的应试教育。 同样,取消了百分制是否就意味着孩子们彻底摆脱了压力?这是很值得 怀疑的。譬如,在北京的某小学,老师以前向学生们宣布,95分以下算不及 格,结果得了94分的孩子还会痛苦不堪。现在老师又宣布,作业得不了 “优 A”的学生要把作业重新做一遍,结果已得到 “优”的孩子还是忧心忡忡。看 来,教师的观念不改变,百分制的弊病在等级制里同样会出现。由此,对于 诸如取消百分制等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我们不能乐观得太早了。如果学 校教师原有的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真正被素质教育的观念所取代,在改革后 的新制度中照样可以使应试教育的观念畅通无阻。毫无疑问,任何形式的改 革都将面临着 “换汤不换药”的结局。 素质教育首先向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体 现在知识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