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3.13 挑战教皇的权威 名师精编课件(共28张).pptVIP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3.13 挑战教皇的权威 名师精编课件(共28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3.13 挑战教皇的权威 名师精编课件(共28张)

课标内容: 掌握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知道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含义。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有怎样的权威?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 “卡诺莎之辱”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 欧洲中世纪王权屈从于教权。(教权强于王权) “原罪”——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所犯的 罪行,传给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源泉。 “救赎”——上帝派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替人类赎了罪。《圣经》主张“义人必因信得生”,凡是信仰上帝的人都能得救。 人为什么需要救赎?应当怎样实现救赎? 想一想: 中世纪时,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通过攫取对圣 经的解释权,把自己变成了上帝的代言人。他们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复杂的圣礼和善功才能得救。 教会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因行称义” 天主教会的主张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上帝 材料1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行政治统一的障碍。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政治方面:天主教会在西欧社会垄断了一切,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社会矛盾。 材料2:据估计,1521年教廷内部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结成了不解之缘,几乎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 材料3: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伐善的趋势背向而驰。 经济: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4: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思想:文艺复兴宣扬了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材料5:对于罗马教皇来说,意大利是它的老巢,法兰西和西班牙是两个动辄诉诸武力的超级大国,英格兰又远在海峡彼岸鞭长莫及,因此只有积弱不振的近邻德意志是可以任意欺凌压榨的最佳对象。教会巨大的财政开支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实的德国人来支付,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德意志,你在哪里?我找不到那个地方!——席勒 德国:德国四分五裂,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欧洲在16、17世纪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接升天堂。教皇公布﹕杀人犯—7个盾(德意志货币)﹐抢劫犯—9个盾﹐谋杀亲属犯—4个盾﹐这样﹐他们的灵魂就可以得救。总之﹐无论任何人犯下任何罪﹐只要拿出规定的金币来购买赎罪券﹐就会得到上帝的赦免。 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经济: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罗马教廷与欧洲民族国家的矛盾。 3.文化:文艺复兴的影响。 5.导火线:教皇出售赎罪券。 4.德国:德国四分五裂,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至今在德国仍流传着这样一则马丁·路德的小故事:一年夏季马丁·路德在返乡探亲途中,突遇暴风雨,电光闪烁,火球落在他的脚前。 他自念死期临到,仆倒在地, 大呼:圣安娜救我!我愿意成为一位修士。瞬间雨过天晴,结果他平安归家。为了守此誓约,虽遭到家人大力反对,他仍坚决投进奥古斯丁修会,专心侍奉神。 进入修道院后,他从事最卑贱的工作,开关大门, 敲钟扫地, 清理房间,甚至在额富德城街上逐门逐户乞食,期望修道士的刻苦生活可以拯救他。 正是这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却在后来敢于挑战教皇的权威,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 关于马丁·路德 二、宗教改革的过程 (一)兴起: 马丁·路德(P52-53) 1.标志: 《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2.思想核心: 因信称义  “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必须绝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