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第二章 中学课程 第二章 中学课程 第二章 中学课程 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二节 ? 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 心理辅导目标与途径 心理辅导内容 心理辅导主要方法 目标: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途径 学习 人格 生活 生涯 强化法---操作条件疗法 系统脱敏法☆:南非(沃尔普); 惩罚法: 1.不良行为出现→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否定评价,给与处分); 2. 不良行为→撤销愉快刺激 消退法 特征: 行为停止后停止维持该行为强化物的供给 该行为出现频度要下降 认知疗法 建立求助动机—适应不良认知矫正—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将新的认知模式应用到社会情境中—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来访者中心疗法(美·罗杰斯)充分相信人的潜力——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员作为朋友——强调咨询员与来访者应建立融洽的关系——整个治疗过程中咨询者不给于指导 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 A——诱发性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确认产生烦恼的事件——回顾事件发生时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看他们如何影响自己,从中找出不合理的信念——用积极现实的陈述抵抗不合理消极的信念) 第七章 中学德育 第一节 ?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 品德概述 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影响品德发展因素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含义:道德品质,心理特征,社会规范个体化 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知)---基础核心;2.道德情感(情);3. 道德意志(意):信心,决心,恒心;4.道德行为(行)----关键,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依从(①从众---随他 ②服从--权威;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 认同:实质---对榜样的模仿;主动(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 内化: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伦理是道德关系的概括,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位置 学生道德信念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品德发展由动荡到成熟过渡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二关键) 高中阶段品的发展趋向成熟 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4. 学校教育(主导) 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 2. 态度定式 3. 道德认识 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约定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价值辨析 选择阶段(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择范围内选择--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 赞赏阶段(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行动阶段(按自己饿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第七章 中学德育 第二节 ? 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自我中心阶段:(2~5岁)无道德规则阶段;无律期;自我中心 权威阶段:(5~8岁)他律道德阶段;接受权威 可逆性阶段:(8~10岁)自律道德开始 公正阶段:(10~12岁)公道,平等 三水平 六阶段 含义 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服从权威,为了避免惩罚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评定行为好坏看是否符合自己利益 习俗水平(10-20岁) 好孩子 符合大家意见,使人喜欢赞赏 遵守法律和秩序 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 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认为法律和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但同时认为契约不是绝对 普遍伦理定向阶段or良心定向阶段 道德判断最高阶段,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正确,道义高于一切 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第七章 中学德育 第三节 ? 德育工作 德育的涵义 德育的基本内容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广义:社会,社区,学校,家庭 狭义:学校(有目的有计划) 新时期德育内容: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制素质(社义民主,社义法制和纪律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 理想和传统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法制与纪律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