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建筑节能设桃计标准幻灯片
热烈欢迎参加培训班的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认真贯彻落实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张 恒 业 2005年6月25日 2005年4月4日建设部第319号公告发布国家 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实施日期:2005年7月1日 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 建设部于4月26日在北京召开《公共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发布宣贯会 在宣贯会上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指出:“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是建筑行业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的一项重大举措,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建 筑 节 能 的 背 景 我们国家面临能源长期紧张的严峻形 势,建筑用能是消耗大,增长快,能源浪费 最严重的部门。 当前,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住宅和公共 建筑的节能问题,把建筑节能提高到国家能 源战略的高度,要求我们搞好“四节”,即节 能、节地、节水、节材,推动中国建筑节能 事业快速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曾培炎副总理批示要切实推进建筑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建立节能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国务院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设部党组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非常重视 建筑节能列入绿色GDP考核体系 国家要将建筑节能率列入考核地方政府的绿色GDP指标体系中,并且鼓励地方政府制定利于节能建筑发展的税收等财政政策。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要用城乡统筹、循环经济的理念,挖掘建筑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潜力。节能是重点降低长期使用时的总能耗,节水是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材是重点研究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到2020年,大部分既有建筑实现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完全实现建筑节能65%的总目标,大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要争取达到75%的节能水平。 “四节”与绿色建筑 四节问题:从“绿色公共建筑创新奖”起步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建筑的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问题,有的称为节能建筑,有的称为绿色建筑,有的称为生态建筑,有的还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方法,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旨在在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物。一般讲,评价指标体系有6个方面,包括适用性、场地与环境、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材料与资源、营运管理,其本质也是讲建筑的“四节”和使用的内外环境。必须用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 中国确定发展循环经济总体战略目标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是:用5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资源节约的循环型社会、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准。 根据实际情况,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近期是2005年~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中期是2010年~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经济社会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循环型社会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 长期是2021年~2050年,全面建成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循环型社会。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准。 建筑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潜力 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 的资源消耗水平要接近或达到现阶段 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中 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耗能的30%; 建材的生产能耗占16.7%; 用水占城市用水的47%; 建筑使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30%; 水泥用量占全国水泥用量的25%。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抓好“四节” 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建筑“四节”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要把推广建筑“四节”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从规划、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