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上 编 唐 诗
第 一 章 唐诗概述
第一节 唐诗发展概况
唐代是我 国封建社会 的强盛时期 。唐诗代表了我 国古典诗歌
的最高成就,向来为世界人民所瞩 目。
唐诗作 品多、作家多,《全唐诗》及其补编共收诗 余首 ,
作家 多人 ,其 中,历代相传 的名作有几百篇 ,为历代文坛
公认的著名诗人有几十名, “诗仙”李 白、 “诗圣”杜甫、通俗诗
人 白居易为世界公认的大诗人 。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
昌龄、韩愈、李贺、刘 禹锡、李商隐、杜牧等作家 以其辉煌的创
作成绩获得后人广泛的称赞。在他们之 中形成 的诗歌流派 (如 山
水 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奇险诗派、通俗诗派等 )对后代文坛产
生 了广泛的影响。
唐诗作品题材广泛 ,举凡当代发生的国家大事、社会风情、
民间习俗、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和各个 民族 的生活与斗争,以及传
统的文学题材如边塞、山水、田园、咏史、咏物、言情、酬赠等
等 ,都成为唐诗表现 的对象。
唐诗表现手法丰富多采 ,风格多种多样 。或 以叙事见 长 ,或
以抒情取胜 ;或清水芙蓉,不假雕饰,或锦绣雕栏,精工锤炼 ;
或雄奇奔放 ,或纤巧幽丽……是我 国古代诗歌表现手法与诗歌风
格 的集 大成 。
唐诗诗体完备 。古典诗歌 中的各种体裁在唐诗 中都可 以找到
大 量例 证 不仅 保 留 了前代 的 四言诗 、五 言古诗 的体制 ,而 且还
创造 了五 、七 言律诗 、排律 、绝句 ,并使七 言歌行体诗有 了长足
的发展 。有 的作家还写 出大型组诗 ,或长篇 巨制 。为数不多的史
诗也颇为后代所注意 。七 言绝句颇 易合乐 ,为后来 的新诗体
词起 了催生 的作用 。
总之 ,唐诗 的辉煌成就是空前 的 。这对后代产生 了极其深远
的影 响 。
唐诗 的发展与成熟经历 了一 个长期 的过程 。唐诗研 究者对唐
诗发展 的分期有种种划分法 ,其 中, “四唐 ”划分法最为通行 。
“四唐 ”即初唐 、盛 唐 、 中唐 、晚唐 四个 时期 。这 是 宋严 羽在
《沧浪诗话》中提出来的。他说 : “以时而论 ,则有……唐初体 、
盛唐体 、大历体 、元和体 、晚唐体 。”明高棅 《唐诗 品汇 》在此
基础上 ,将大历和元和两段合而为中唐 ,说 : “略而言之 ,则有初
唐 、盛唐 、中唐 、晚唐之不 同。”此后 , “四唐 ”划分法为一般文
学史编写者所采用 。下面 ,用 “四唐 ”划分法对唐诗 的发展概况
加 以简单介绍 。
初唐时期 ( :
这是我 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 中的一个承前启后 的阶段 ,也是
唐诗进入兴盛的一个准备阶段 。
初唐诗歌是 由齐梁诗歌 的靡靡之音 向盛唐诗歌 的豪爽激 昂的
过渡 。它一方面努力抛开齐梁诗坛 宫廷诗歌 的陋习 ,一方面又与
齐梁诗风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 其 中的杰出之作则不受齐梁诗歌
轻 内容 、重形式这种不 良风 尚的影 响 ,而又能从齐梁 以来 的声律
理论和实践 中获得启发 ,呈现出新的面貌 。
初唐早期 的诗歌 明显地带着南朝诗歌 的痕迹 。 “贞观之治 ”
多年 间,在诗坛上有影 响力 的诗人是一代名 臣魏征 、一代君
主李世 民和一代宠臣上官仪 。魏征的诗多为奉和应制之作,缺乏
文采 。李世 民的诗颇多个人打江山、建功业方面 的内容,但形象
不够鲜明。上官仪 的诗多属宫廷诗 ,承袭齐梁诗歌风 尚,偏重形
式,在诗句组合上提出了 “六对 ” 对 ”的主张 ,一时从者甚
众 ,号为 “ 上官体”。而同时期的诗人王绩却专 以田园隐逸为题
材 ,诗风质朴独特 ,诗僧王梵志写了不少诗歌宣传佛理,讽世劝
世,也有一些反映民间生活之作,语言浅近俚俗,时夹谐趣 。
初唐后期的诗歌有较多的变化 。与上官仪 同时而稍后的 “四
(王勃、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的诗歌冲破 了 “上官体 ”
的束缚,题材扩大 了,内容深化了:从宫廷扩展到市井与塞漠 ,
从歌颂帝王功德、描写生活琐事扩大到表现士子 的志 向、民生 的
疾苦和社会 的弊端 。在形式上 ,王、杨 的五律为律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