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吴庆峰 王君兆鹏的专著《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研究》写出来 了。看着厚厚的打印稿,我非常高兴。兆鹏请我为此书写个 序,我愉快地答应了。 兆鹏是山东临朐人, 1981 年考入山东师大中文系,我给 他们上古代汉语课。那时“文革”刚结束不久,学生们学习的 积极性特别高,这也推动了我的教学。兆鹏学习非常认真,学 习古代汉语更是充满热情。他头脑灵活,善于思考,学习成绩 优秀。那时,下课后,我就把爱好古代汉语的学生集合起来, 成立了古代汉语学习小组,指导他们阅读古籍,并讨论在阅读 中发现的问题,然后我再对解决不了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解释。 记得每次讨论,兆鹏都是积极发言的一位。这件工作一直持 续到1985 1986 、 年,直到有的高校提出所谓“改革教学”,允 许“合理旷课”,学生的学习劲头松下来之后才结束。总之, 五六年的时间里,培养了一批热爱汉语专业的人,他们都在毕 业当年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如刘中富、张玉来、袁义林、王兆 鹏、刘太杰、杜爱英、于洪亮、张金霞、宋开玉、李法信、苗文利、 李绪武、孙传军等。这些人现在多是各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 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研究 2 力军;干其他行业的,也都是独当一面的人才了。 山师毕业之后,兆鹏考入了陕西师大,师从高元白先生学 习音韵学。他的硕士论文是《试论〈切韵〉的性质与韵图》,研 究的是韵图与科举考试的关系。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精神 立刻为之一振,感到有许多新的东西在里面。兆鹏研究生毕 业后分到山师工作,我们在一个教研室,这又成为同事了。 古代汉语教研室的教师少,教学任务重。在繁重的教学 之余,兆鹏孜孜不倦地研究韵书、韵图和科举考试,并发表了 一系列的论文,如《论科举考试与韵图》(1991 年)、《科举考 试中的赋题限韵》(1997 年)、《〈广韵〉“独用”、“同用” 使用年代考》(1998 年)、《试论唐代科举考试的诗赋限韵 与早期韵图》( 1999 年)等。这些论文以其新鲜的内容、创 造性的意见,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兆鹏这本书是在上面论文的基础上的开拓与加深,其关 键词仍然是“韵书”、“韵图”、“科举考试”,只是侧重有 所不同。我以为这本书有三个特点: 第一,运用新材料来研究音韵学。利用韵脚归纳韵部是 音韵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古人与今人都是这么做的。但如果 材料相同、方法一样,则很难得出新鲜的结论。要想在音韵 研究上有所突破,就需要使用新的材料或新的方法。就材料 而言,音韵学界对唐代古体诗的用韵给予了特别关注,而对 科举考试的诗赋用韵却鲜有问津者。这本书将流传至今且年 代考证明确的唐代优秀答卷———139 篇甲赋和189 首试帖诗 的用韵逐一分析归纳,从而探索唐代官韵中各韵的远近亲疏 关系和各韵“同用”、“独用”的变化轨迹,以及《广韵》 序 3 对唐代官韵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且不言其科学的结论,只 言其将“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发掘出来并运用于音韵 研究,其贡献就非常之大了。 第二,运用新方法来研究音韵学。运用归纳诗文韵脚来 研究各个时期之语音特点,这不算新方法。这本书的方法之 新在于引进社会学的科举考试,并从科举考试、韵书、韵图 三者的关系中来研究音韵。我以为,引进科举考试这一环, 而不是从韵书到韵书,从韵图到韵图,这是研究韵书与韵 图,乃至研究中古音的关键性的一步。韵书的产生是做诗的 需要,这还是一般的情形。到唐代科举考试大兴,诗赋作得 好(其中有不落韵这一项),可以博取功名,获得高官厚 禄,那就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情况了。唐代国土辽阔、方 言歧异,要使各地的举子们写出合韵的诗与赋,韵书就更显 出其重要性了。韵书不便查找,这就促使韵图的产生。这样 科举考试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