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 0
- 约1.1万字
- 约 8页
- 2019-01-18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 2002-08-27 颁布
- | 2002-12-01 实施
-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11.220
B41
“Y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农 业 行 业标 准
NY/r566--2002
猪 丹 毒 诊 断技 术
Diagnostictechniquesforsw ine erysipelas
2002一08一27发布 2002一12一01实施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农业 部 发 布
NYr/ 566-2002
AIJ 舌
猪丹毒是丹毒fff}f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为我国“大猪传染病之 一”世界动物]I{q组织W「orldOr-
ganizationforAnimalhealth(英),OfficeIntentionaldesEpizootic(法),OlEI尚未将本病列人气大类
动物疫病名录.未推荐诊断技术 但某些困家如fl本、澳大利亚将猪丹毒列人动物疫病诊断标准中 某
些国家如f[1本、丹麦将猪丹毒列为无特定病原((SPF)猪监测疫病之一 本标准是依据我国长期的研究成
果和诊断的实践经验,参考国际通用方法制定的
猪丹毒(swineerysipelas)是山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rrhusipathiur)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
病。死亡率可达80/一「9o%,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VI-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和心内
膜炎,主要佼害架 f-猪 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人也可感染猪丹毒杆菌称为“类丹毒”,人的病例多是由损伤皮肤感染 一般经2-3周而自愈,类
丹毒是一种职业病,多发生于兽K.屠宰人员以及鱼业」_作者等,迄今未见人感染猪丹毒杆菌而死亡的
报告
猪丹tli杆菌是 一种纤细的革竺氏阳性小杆菌,不产生芽胞和英膜.猪丹4杆菌的抗原结构比较简
单,有一种或多种不耐热的共同抗原.它们是蛋白质或蛋自质糖脂复合物.另外一种抗原为型特异性
抗原,对热稳定,是血清型分类的基础,这些抗原由细胞壁的肤糖组成,采用高压浸出抗原和琼脂双扩散
试验,}If将猪丹毒杆菌分为1-25型,大量资料证明80%的猪源猪丹毒杆菌属于I烈和2型。
本标准的附录八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滩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兽氏药品监察所
本标准起草人:夏业才、钱心兀、罗玉峰、姚文生。
Nv/T566-2002
猪 丹 毒诊 断技 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丹毒的诊断技术。
本标准规定的临床症状观察和病原分离鉴定适用于猪丹毒的诊断;血清培养凝集试验用于流行病
学调查和SPF猪群的监测
2 临床症状观察
根据症状观察可作出怀疑性诊断。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以下]1L种类型:
a) 急性败血型:此型最为常见,以突然爆发,急性经过和高的致死率为特征 病猪体温升高达
42C-43C.高烧不退,卧地,不食,病程短,可突然死亡。
b) 亚急性皮肤疹块型:病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41C-42C,精神不振,不愿走动 发病2d-3d
后在胸、腹、背、肩、四肢的皮肤上发生疹块,呈方形或菱形,稍凸起于皮肤表面,具有特殊诊断
意义
c) 慢性关节炎型 病猪一般由败血型或皮肤疹块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
炎,病猪出现皮肤大块坏死,四肢关节肿胀、疼痛、跋行
d) 青霉素对本病有明显疗效,也有一定诊断意义。
3 病原分离和鉴定
根据病原分离鉴定3.3-3.6即可作出确切诊断。
3.1 所需材料
3.1.1 培养基:马丁琼脂、马丁肉汤,配制方法见附录Ao
3.1.2 定型血清:1-2型定型血清和 1-2型阳性抗原
3.2 采集病料
急性病例可采集被检猪的心血、肝、脾、淋巴结等脏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