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变化.docx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变化.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变化 教学目标: 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变化,记录身边的变化。 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讨论交流加深理解,进一步深切体会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家庭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 会为发现这些变化而感到喜悦与充实,这也将作为学生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积淀而贮存。 教学重点、难点: 诗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村庄”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歌颂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中国一日》这则新闻,又用大量的事实数据,较全面、具体地说明了这一变化。《黄河象》从考古的角度,推想远古时期一头老象为了喝水而深陷淤泥最终送命的故事,科学合理地推断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的过程,发掘了二百万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 课时安排: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2课时;黄河象 2课时;楼兰之死 1课时;中国一日 1课时;综合活动 3课时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教学内容: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是一首叙事性诗歌,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村庄”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用“我”的口吻,通过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 本课一共有8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1、2小节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第3—7小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抒发了诗人惊喜、赞叹的情感。第8小节总结全诗,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掌握并会写“灶、庞、焕”等生字。 引导学生找一找是各种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 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画出重点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的情感。 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找出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 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绘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抓“昨天、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通过品味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感情。 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这样做能逐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继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同时也对课文语言进行了二度创造。 教具:PPT课件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对深圳这个城市有了解?(课件)看,这就是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新课讲授 这是一首现代诗,一共有几小节?(8)好,那我要找8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下面我出几个词考考大家,谁来念念?全班一起,一个词读两遍。(课件) 那我要问问你们了,渺茫是什么意思?(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测) 劳作的意思呢?(劳动,多指体力劳动) 边陲呢?(边疆) 翩翩起舞的“翩翩”是什么意思?(轻快地飞舞的样子)那这个词的意思呢?(形容轻快地跳舞) 焕然一新的意思呢?(新面貌,使人觉得到处都是亮堂堂的) 那面向黄土背朝天是形容什么呀?(形容(农民)长时间辛苦耕种的样子) 我们再看看课后生字表,在你预习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示给大家吗?(灶、庞的读音;庞不要少写一点) 形近字:灶、肚、杜,庞、宠,焕、换、唤、涣;画词(扰、渺、曦、舞的字型) 下面请大家小声地把这首诗再速读一遍,思考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那你能试着给这首诗分分层吗?(1—2,3—7,8) 自己放开声,把这首诗歌再读一遍。 作业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完成生字,积累本上写形近字。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在学习之前,谁来回忆一下儿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板书:昨天——今天) 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这座村庄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精读课文 我们一起把第一部分一、二小节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昨天”一座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 就是这样一座贫穷落后的村庄,今天又是什么样子呢?看到今天村庄这个样子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