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青藏高原网状河段不同流量下活动河道的分布规律-地理科学.PDF

黄河青藏高原网状河段不同流量下活动河道的分布规律-地理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青藏高原网状河段不同流量下活动河道的分布规律-地理科学

第38卷第4期 地 理 科 学 Vol. 38 No. 4 2018 年04 月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Apr ., 2018 高超,王随继.黄河青藏高原网状河段不同流量下活动河道的分布规律[J].地理科学,2018,38(4):618-627.[Gao Chao, Wang Suiji. Distribution Rule of Active Chan- nels Under Different Discharge of Anastomosing Reach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of the Yellow River.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8,38(4):618-627.] doi: 10.13249/ ki.sgs. 2018.04.016 黄河青藏高原网状河段不同流量下 活动河道的分布规律 高超,王随继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摘要:以黄河青藏高原阿万仓和采日玛两段主河道50 km 与65 km 长的网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 年3 期遥 3 3 3 感影像绘制了不同流量下(176 m /s ,978 m /s ,1 610 m /s )网状河段活动河道的分布变化图,结合DEM 数据分析 了现有河道在流量增加过程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潜在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流量大小划分出的3 类活 动河道,其分布规律基本是后者位于前者的两侧,据此可以推断,网状河分支河道基本是从主河道向两侧逐渐发 展的。对于阿万仓河段,在河谷和河间地相对宽阔处,每个河道断面上3 类活动河道数的比值为1∶1.67 ∶2.25 ;而 在河谷较窄的地方,该比值为1∶1.22 ∶1.33。在采日玛河段,该比值分别为1∶1.3 ∶1.4 和1∶0.95 ∶1.16。在宽阔的草 原湿地河段,当网状河的主河道发生弯曲时,弯道内侧的活动河道数要大于弯道外侧的活动河道数。在平坦开 阔的河谷地带,断面上的活动河道线密度与河谷宽度之间呈现出极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峡谷地带由于两侧 高地形的限制,河谷宽窄不一,活动河道的线密度相对较大、且差别也较大。 关键词关键词:网状河流;活动河道;线密度;河谷宽度;黄河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P931.1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8 )04-0618-10 [10] 冲积河流的研究离不开河型的分类。国外对 河,之后又详细讨论了分汊河与网状河的区别 , 于河型的研究开展较早,1957 年Leopold Wol- 并对长江中游与珠江三角洲的网状河段的水文过 [1] [11,12] man 就首次提出河道平面形态的概念,并将河流 程与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 ,从此网状河在中国 按平面形态分为弯曲、辫状、顺直3 种类型。1978 的概念更加清晰。但是,相对于其他河型,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