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社会学理论 赵万里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zhaowl@nankai.edu.cn 第二编 现代社会学理论 第5章 社会冲突论 一、冲突论及其思想来源 二、米尔斯的冲突论思想 三、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四、科塞的冲突功能论 五、比较与评价 一、冲突论及其思想来源 1、冲突论概述 2、思想来源:马克思 3、思想来源:韦伯 4、思想来源:齐美尔 1、冲突论概述 思想史: 冲突:价值观、信仰及对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分配的争斗。 人类对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认识 社会学对社会冲突的认识:马克思、托克维尔、韦伯、齐美尔、帕累托 冲突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地位:关于冲突的社会学理论(狭义)、基于冲突的社会学理论(广义) 1、冲突论概述 社会冲突论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面对占据统治地位的结构功能论无视社会冲突的保守立场,一些激进姿态的社会学者通过批判性吸收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等人的社会冲突思想,试图寻找结构功能论的替代范式。他们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冲突面向进行系统发掘,提出了现代社会学的重要理论:社会冲突论(social conflict theory) 。主要代表人物:米尔斯(W. Mills)、达伦多夫(R. Dahrendorf)、科塞(L. Coser)、雷克斯(J. Rex)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冲突论作为一个社会学理论流派,融入到主流社会学之中。 1、冲突论概述 兴起背景 理论背景:对结构功能论的批判和扬弃;对欧洲古典社会学理论的再发现。 “ Conflict theory as a reaction and an alternative to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 ——George Ritzer 现实背景:战后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加剧;战后社会学体制化进程。 1、冲突论概述 冲突论的基本假设: 社会是由相互冲突的部分构成的不稳定的体系,对利益和稀缺资源的争夺是社会运行的常态; 社会秩序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并依靠权力来维持。 冲突论的研究侧重: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ests over norms and values; emphasized the ways in which the pursuit of interests generated various types of conflict as norma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rather than abnormal or dysfunctional occurrences; emphasized coercion rather than consensus as the cause of social order. 1、冲突论概述 冲突理论的核心著作: C. Wright Mills, 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 (1951); The Power Elite (1956); Lewis Coser,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1956); David Lockwood, The Blackcoated Worker: A Study in Class Consciousness (1958); Ralf Dahrendorf,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1959); John Rex, Key Problems of Sociological Theory (1961); Randall Collins, Conflict Sociology: Toward an Explanatory Science (1975). 2、思想来源: Karl Marx 迄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冲突的深刻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与生产资料有关的利益冲突是由现存的社会结构,尤其是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相对地位而决定;围绕着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整个社会分化为追求阶级利益而斗争的对立阶级。 压迫阶级依凭国家机器等强制手段将本阶级的意志贯彻到整个社会中,构成了现存的社会秩序。 阶级之间压迫、被压迫的关系必然导致阶级斗争,阶级的形成经历了由自在 (self in itself) 到自为 (self for itself) 的过程,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存在于阶级社会发展过程始终,并构成了社会变迁的动力。 3、思想来源: Max Weber 韦伯对于社会冲突的阐释寓于其对支配类型的考察中,他把社会秩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