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60年代以前国外对“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并没有引起明确的关注,但并不意味着人们不看重学校教学的有效。相反,如何用科学的内容、理想的方法、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所得 ,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有效性,这是外国教育思想家和实践者一直关注的课题。他们对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主要集中在对有效教学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操作方面的研究。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环境具有不同的关注主题。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法国学者拉特克认为,教学论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如何使所有的人最容易、最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教养。在他看来,“教师不仅要精通语言与科学 ,还要懂得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最容易、最牢固地掌握。就是说 ,教师必须懂得教授的艺术。” [日]佐藤正夫. 教学论原理[M] . 钟启泉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 3. ]另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的形成,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项标准 ,一是效果最优 ,二是时间最少。夸美纽斯将“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继夸美纽斯之后的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人以及整个现代教学论研究,无不为“如何在班级教学中有效教学”而努力。夸美纽斯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所倡导的“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们对“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产生怀疑,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
[日]佐藤正夫. 教学论原理[M] . 钟启泉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 3. ]
总之,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值得关注。
第一,以程红、张天宝、姚利民等为代表,他们主张从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三方面综合来描述有效教学,而不是局限在其中一个方面。这种观点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他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陈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科研,1999,5:14.。以钟启泉、崔允漷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主要指效益,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有效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但是,这种解析强调效益并不排斥效果和效率,旨在突出教学要满足个体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特定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也正是“新课改”的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陈缙若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是指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的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特征除了应该具有有效教学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应该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征,即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除了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教师的讲授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师生保持良好的状态,清晰授课,教学场域中师生问的交往,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高效利用时间,还要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殊性
陈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科研,1999,5:14.
陈缙若.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二,从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角度规定教学的有效性。以陈厚德为代表的学者把有效教学规定为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标准;二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三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陈厚德.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119.。这些观点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角度阐明了有效教学,但是,照顾到学生发展的需求,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在有效教学中的发展价值
陈厚德.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119.
刘立明.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40.
第三,以龙宝新和陈晓端为代表的学者从表层(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中层(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深层(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全面理解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化管理手册2021年版(施工线路).docx VIP
- 我爱宁波小学三年级教案.doc VIP
- 石油产品分析(第三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年四川省中科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黄帝内经》与岐黄之术.pdf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浓缩600题).doc VIP
- 程序设计类课程“闯关式”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 VIP
- 第5单元 探索1 互联网安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课件.ppt VIP
- 2022玻璃结构工程技术规程.docx VIP
- (高清版)DB33∕T 1217-202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