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教育学刊论文发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PDF

中国教育学刊论文发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学刊论文发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PDF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中国教育学刊论文发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很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旦感兴趣了学习效率也会提升很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 发也是教学中很好的一种手段。本文是一篇中国教育学刊论文发表 范文,主要论述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 摘 要:教学课堂中,紧紧围绕兴趣做文章,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快乐、收获知识。 关键词:兴趣,探索,化学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一门学科,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所激发的学习动力将无比巨大。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和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用绪言课展示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绪言课是化学老师与学生的第一次交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可以使学生懂得化学的意义,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绪言课的引入,我是由“变魔术”开始的,“春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同学们都喜欢看,老师也要演一个。”将NaO H溶液倒入盛酚酞溶液的烧杯中,“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两种无色液体瞬间变成红色。 “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么让我们学化学吧!”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整个课堂学习情绪高涨。而讲述化学 发展史,剖析我国的四大发明中火药所蕴含的化学知识,不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激 发了学生的兴趣,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化学课。 二、针对学习内容,创设不同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新颖的导课设计 设计教学情境,根本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新课的导入尤为重要。 成功的导课,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燃烧和灭火》这节课时,。一开始就演示“烧不坏的手帕”的 实验,学生急于知道燃烧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用广告词作为开场白“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话饱含了哪些含义?”自然引入新课 。 (二)创设实验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离不开实验,针对教学实际创设实验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 动脑能力,使教师的讲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我是这样设计实验:先向装空气的塑料瓶倒入1/3的水,震荡,瓶子没变化。把空气 换成二氧化碳,同样的操作,瓶子却变瘪。鲜明的对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学习的热情大大被激发。 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除了做向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烧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我还设计了这样的实验: 把一高一低蜡烛用烧杯罩住,让学生猜想哪支先灭,再用实验验证,神奇的现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对知识的理解掌 握就像加了催化剂一样快。 (三)创设疑境,激发求知欲 教师合理设疑,促使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疑中掌握知识。 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可提出一些看似不守恒的问题,创设疑境:铁丝燃烧后质量为什么增加?蜡烛燃烧后质量为什么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越来越小?让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在解疑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以事入境,增强学习兴趣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亲身感受到身边的化学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 例如:学习《化学与生活》时,讲述广州一8岁男孩长期喝碳酸饮料,导致骨骼像六旬老翁一样疏脆,是学生认识到 营养均衡的重要和偏食的危害以及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给予充分的“话语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早已不合时宜,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导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新思路、新主张。 例如,学习温室效应,组织学生课堂辩论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激烈的辩论,使学生清楚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 握了事物两面性的辩证唯物观;结合当前提倡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让学生畅所欲言,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切身感 受到身边的化学知识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其化学兴趣。 四、调整复习课的形式,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面临着中招考试,复习课必不可少。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课也能得以持久呢? 首先,复习课本内容时多让学生复述,老师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2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