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有偿新闻与新闻炒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伦理失衡与错位 三、有偿新闻 1、“有偿新闻”的含义与表现形式 所谓“有偿新闻”,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或者不希望媒体对不利于自己的有关信息进行报道的个人或组织,以金钱或实物做中介与新闻从业人员买卖新闻,以获得事实上的宣传报道或不报道的行为。 有偿新闻的具体表现形式 : (1)接受劳务费如红包、有价证券、礼品,获取各类消费、好处如餐饮、旅游、子女或亲属上学、解决工作等,这是最典型的有偿新闻形式; (2)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如广告、发行或赞助; (3)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等,或对方以给钱给物或其它好处诱使某些新闻不予报道; (4)媒体给采编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从而使有偿新闻成为堂而皇之的经营手段; (5)不同媒体、新闻单位之间以获取不正当利益而交换新闻; (6)某些中介、公关公司以赢利为目的,非法运作(实为经营)新闻。 案例:湖北黄冈市《鄂东晚报》在2003年-2004年间利用派出大批记者采写批评稿,再以不刊登这些批评稿为条件,向稿件被批评单位或个人索取广告费用或钱财,以出卖新闻原则为代价,大肆捞取不义之财。 有偿新闻让百姓拿党报当手纸 0928 新华视点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 视频:记者协会新版职业道德准则严禁有偿新闻-搜狐新闻 2、“有偿新闻”对伦理道德的背离 (1)有偿新闻践踏了社会公正原则。 (2)“有偿新闻”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给虚假新闻的出笼留下了地盘。 (3)“有偿新闻”败坏社会风气,涣散社会凝聚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极强的破坏力。 3、“有偿新闻”的实质 有偿新闻是权钱交易和腐败现象在新闻领域的延伸和具体表现形态。 4、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的十条规定。 7家报刊社记者站因有偿新闻等行为被查处晨播报-凤凰视频-最具媒体价值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主流媒体记者的有偿新闻等与公务员渎职别节目-凤凰视频-最具媒体价值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伦理失衡与错位 四、新闻炒作 1、何谓新闻炒作? 所谓新闻炒作,是指新闻机构或商业机构或某些自由撰稿人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有意虚构新闻事件,或故意把某些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把某些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加以夸大,在媒体上进行密集报道的行为。 从新闻炒作的主体来看,大致有四种情形: 一是媒体主动炒作。 二是商家为自身利益,有意造假,通过媒体进行炒作。 三是商家和某些新闻单位或新闻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了各自的私利联手造假,进行新闻炒作。 四是一些自由撰稿人为达到文章被采用而赚取稿费的目的,编造曲折离奇、耸人听闻的新闻。 “特殊人物?反常事件?热点问题?卖点”就是新闻炒作者的公式。 何洁不满负面新闻炒作与东家解约-在线观看-娱乐视频-爱西柚 吴建民:不安情绪被新闻炒作夸大事实--凤凰视频-最具媒体价值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中国式炒作》最新第十二季187街区馆说唱新闻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中国式炒作 最新 第十二季 187街区馆说唱新闻 187街区馆 第十二季 原创 说唱新闻 2、新闻炒作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利益驱动。 其次,新闻炒作的产生,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基础:一是好奇;二是窥私欲;三是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3、新闻炒作的实质是传媒利己主义 从承担新闻炒作所导致后果的道德责任的角度看,传媒应负主要道德责任。 从新闻炒作所导致道德后果来看,它从根本上违反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损害了新闻的公信力和新闻媒体的声誉,损害了公众利益。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伦理失衡与错位 思考练习题: 1、何谓“有偿新闻”?其对伦理道德的背离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何谓新闻炒作?新闻炒作的产生原因及实质是什么? 主要参阅网站: 1、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2、中华传媒网 3、中国记协网 主要阅读书目 1、[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五版〉, 华夏出版社,2000. 2、 [美]非利普·帕特森等:《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陈汝东:《传播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范的思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 *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