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手术伤口的感染管制-李综合医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 文件名稱 手術後傷口之感染管制措施 制訂單位 感管室 制定日期 94.05.01 文件編號 感管室-品質手冊-6-3 版 次 7(107.06.21) 總 頁 數 NUMPAGES 4 PAGE 4 目的 降低手術傷口感染的發生率。 適用範圍 所有手術患者均適用。 參考文件 台北榮民總醫院 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醫院感染管制手冊。台北:華杏,1997。 侵入性醫療裝置相關感染監測定義-衛生福離部疾病管制署(2009/10/30二版修訂)。 侵入性醫療感染管制作業準則-衛生福離部疾病管制署2008/10/31初訂。 預防手術部位感染:應用組合式照護措施的本土挑戰與執行策略-感染控制雜誌(107年1月第28卷一期)。 名詞定義 作業內容 手術前病人的準備 控制病患潛在性疾病,使身體在最好的情況下手術;如糖尿病病人建議手術前及手術後2日內監測並控制血糖,血糖值控制≦180mg/dl。 將病患原有的感染治療或控制好。 縮短手術前住院日數,以減少院內抗藥性細菌之菌落形成。 只有當病患毛髮會影響開刀部位,才需做術前毛髮去除(shaving),且應在手術前一刻才進行,可使用脫毛劑或剪刀比剃刀好,以減少因刮傷皮膚而引起感染,成為引起手術切口感染之來源。 病患於手術前一日應確實做好身體清潔,必要時可使用含抗菌成份沐浴劑,以減少皮膚上致病菌。 病人進入手術室前,應更換清潔手術病人服與戴髮帽。手術部位及麻醉區域以外,其他部份需以無菌單覆蓋。 手術部位應使用消毒劑消毒皮膚,且需等待消毒劑自然乾燥,來降低微生物至最低程度;消毒範圍要足夠讓手術者進行手術,不致於被污染。 工作人員罹患呼吸道或皮膚之活動性感染時,不宜刷手參加手術。 工作人員接外科無菌區域、無菌器械或傷口,需執行外科刷手。每天第一次刷手需特別清潔指甲床,每次刷手時間至少2-5分鐘。 手術小組的準備 進入手術時間及手術進行時,每一位進入手術室的人須一直戴著口罩且完全覆蓋口鼻,且髮帽或頭巾需完全覆蓋頭上及臉上的毛髮。 將要接觸無菌外科區域、無菌器械、或傷口的人員,在每一台手術之前,須以抗菌刷手劑刷手,刷手應刷至手臂及手肘,並嚴格遵守無菌技術。 在每天第一刀檯刀前應至少刷手五分鐘;連續的手術之間,至少刷手二至五分鐘。 當刷完手並以無菌毛巾擦乾之後,應穿上無菌的手術衣。 手術衣在弄濕後應立即更換。 手術小組人員應戴無菌手套,在手術進行時,若手套被刺破,在情況許可下,應立即更換。 於剖開骨頭或骨科移植手術時,應戴雙層無菌手套。 凡進入手術室之人員,應穿手術室專用的施鞋。 手術中之管制措施 手術備物不可太早準備,減少暴露於大氣的時間,減少污染機會。 手術中執行良好無菌技術,並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傷口感染的機會。 開刀時儘量少採用電燒以免破壞周圍的細胞,而降低局部傷口之抵抗力。 處理傷口動作要溫柔,注意止血,並遵守無菌原則,不緊繃傷口,以避免組織在手術中死腔的產生。 若傷口屬髒或已污染的傷口,手術結束時不應縫合皮膚。 於手術中及手術後維持病人正常體溫≧36℃ 執行全身或半身麻醉且手術時間超過60分鐘的手術病人,於手術中可適當提供加溫措施以維持正常體溫,期在麻醉節術前30分鐘內或結束後15分鐘內體溫應回復至36℃ 手術室的門除非工作之需要應隨時保持關閉。 手術者純熟的技巧、豐富的經驗也是降低傷口感染的一大因素。 傷口如需引流時,需採密閉式引流且儘快移除引流管。 手術室環境的準備與維護 手術室的通風設備應有每小時至少二十次以上的換氣,並至少有四次的新鮮空氣交換。所有的入風口應儘可能高於地面,且遠離各種出風口。 所有的空氣,無論是再循環或新鮮空氣,在進入手術室前應先經HEPA濾網過濾。 手術室應至少每年執行一次落塵量檢測,並適時更換HEPA濾網。 手術室內壓力應為正壓。 手術室內不需做常規空氣或環境表面的細菌培養。 所有手術的進出口應予管制,限制進出之人員數。 每一台手術之間、每二十四小時,手術室均應依規定做清潔工作。 外科器械必須嚴格的滅菌及貯存。 保護病人遠離已感染的其他病患或工作人員 具高度傳染性疾病患者應按本院隔離政策給予隔離,若非緊急手術,應予安排在當日最後刀程。 工作人員具有現存或潛在的傳染性疾病時,應按本院醫院人員感染管制政策給予適當的處理。 對工作人員做常規的細菌培養是不必要的。 手術後傷口照護: 術後以無菌敷料覆蓋傷口48小時,當敷料變濕或病人有感染的症狀時,則需要換敷料。更換敷料的同時,應觀察傷口是否有感染症狀。 更換敷料前應先檢視各項無菌物品之完整性、滅菌標示、滅菌效期等。 換敷料時應先處理清潔傷口,再處理污染、感染的傷口。 更換敷料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預防感染。 更換敷料之前後均應洗手。 換敷料時應儘量減少交談,以免飛沬傳染。 要拆除病人傷口上之舊敷料,應用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