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抑商到重商思想和政策考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 82 期(民國 102 年 12月) ,1-53 ©中 央 研 究 院近 代 史 研究 所 從抑商到重商:思想與政策的考察* 李達嘉 摘 要 中國自秦漢以後,歷代都實施重農抑商政策。由士、農、工、商構 成的「四民論」,商恆居於四民之末。有學者認為明清之際,王陽明等 儒者提出了四民平等的「新四民論」,商人的社會地位也明顯提昇。實 則主張四民平等的言論,在唐宋時期已經出現,而明清之際的「新四民 論」,也未能動搖傳統的「四民論」和重農抑商政策。在清朝末期以前, 礮 重農抑商思想和政策仍居於主流地位。清廷面對西方國家堅船利 的威 脅,最初以提昇軍事力量的「自強運動」為對應之策。然因與西方國家 進行「兵戰」屢遭挫敗,同時出現嚴重的漏卮問題,重農抑商政策開始 受到強烈挑戰。光緒初年,湖廣道監察御史李璠首先提出「商戰」重於 「兵戰」的主張,一些思想較新的知識分子,如薛福成、馬建忠、王韜、 陳熾、何啟、胡禮垣、鄭觀應、汪康年等,相繼闡發重商議論。尤其是 甲午戰爭中國為日本所敗,民族危機感深重,鄭觀應的「商戰論」盛倡 於一時。清廷在內外交逼之下,不得不改採重商政策,以挽救危局。傳 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和「四民論」至此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由工商致富 的商人活躍於各個層面,也使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本文從思 想和政策面分析這個重要的歷史轉變。 關鍵詞:四民論、商戰、重商思想 * 本文承蒙兩位匿名審查人提供寶貴意見,謹致上誠摯謝忱。 收稿日期:2013 年 6 月 28 日,通過刊登日期:2013 年 8 月 30 日。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八十二期 一、前 言 晚清重商思想的形成和重商政策的推動,在中國歷史上,是具有重要意義 的新發展。它們的出現,既是因應西方勢力的挑戰而產生,也是向西方借鏡而 來。擺在中國近代史發展的脈絡來觀察,清中葉以後所展開的模仿西法運動, 最先登場的是仿造洋槍洋礮行動,限於「用」的技術層面。以後所展開牽涉到 制度層面的變法,才觸及「體」的變革。清末流衍一時的商戰觀念和重商思想, 正是變法思想中極為重要的一支。它不單對傳統中國的四民論和輕商思想提出 修正,並且促成實際政策的改變,是近代中國新式工商業發展的原動力。 從 1950 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史學界為了證明中國歷史的演進有它自己的 軌跡和節奏,即使沒有受到西方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會緩慢地發展到資本 主義社會,於是展開了關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熱烈討論,要在中國歷史上尋 找資本主義萌芽的事證。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雖然對中國歷史上工商業的發 展,尤其是明清時期工商活動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要把這些工商 活動看做是「資本主義的萌芽」,畢竟顯得牽強。關於這點,余英時在《中國 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一書的〈自序〉中已有相當詳細的論述,在此不再 贅述。1只需簡單地說明一點,那就是工商活動在中國歷史上是持續發展的, 只不過到了明清之際更為活躍。明清工商業的發達雖然超過前代,但是在工商 活動的本質和型態上,仍是承繼前代,如果沒有西方的影響,中國未必會發展 出資本主義形式的工商業。 不過,余英時儘管對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論斷不以為然,但是他在中國思 想史的研究上,向傳統去尋根源的做法,卻和「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討論相 1 參見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自序〉, 頁 57-59 。關於「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討論,可見中國人民大學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 討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