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再发展策略评价之分析架构-昆山科技大学ePortfolio.DOC

工业区再发展策略评价之分析架构-昆山科技大学ePortfolio.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区再发展策略评价之分析架构-昆山科技大学ePortfolio

經濟發展趨勢下之老舊工業區再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 -安平工業區為例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評估之分析架構 PAGE 37 第三章 工業區再發展策略之分析架構 第一節 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與趨勢 一、兩岸關係和緩,兩岸貿易持續成長 針對IMF(國際貨幣基金)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6.5%,以及其他幾家機構在4.72%到5.5%的預測值,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表示,由於實質面與金融面都有明顯的好轉,加上兩岸關係持續和緩跟改善,促使投資增加,台灣今年GDP成長率有機會超過5%。IMF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達6.5%,是國內外預測機構中最高的;其次是高盛預估的5.5%,Global Insight的5%,而中經院是4.99%,行政院主計處的預測值為4.72%。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對此表示,目前不論是訂單與生產等實質面或是金融面都有明顯的好轉,尤其兩岸關係持續的和緩、改善,人民的信心與外資對台灣的信心都會大幅增加,除了間接投資外,直接投資也會增加。還有,雖然在已開發國家部份沒有很明顯的改善,但新興國家的成長明顯且快速,是新的成長動力來源,給了台灣很大的機會。胡仲英評估指出,台灣今年的GDP成長率有機會超過5%。胡仲英說:『超過5的機會是有的,然後金融面看起來也是不錯,然後消費的部份也不錯。』 此外,在國際景氣復甦的狀況下,調降營所稅、推動兩岸簽署ECFA、行政院成立「排除投資障礙促進就業小組」,推動促進就業實施計劃等因素,都將有助提振台灣對外貿易、投資與消費力道。 二、ECFA及FTA簽訂 關於兩岸經濟交流採取開放的態度,政府也繼續積極推動與對岸簽署ECFA,希望能以此突破,讓台灣能與更多國家簽訂FTA,擴大國際貿易的範圍。 (一)ECFA(兩岸經濟協議): 推動兩岸經濟協議(ECFA)目的是要避免我國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區域經濟整合是全球的重要趨勢,目前全世界有將近247個自由貿易協定,簽約成員彼此互免關稅,如果不能和主要貿易對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我國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威脅,在重要市場失去競爭力。而中國大陸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出口地區,與中國大陸簽署協議並有助我國與他國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可避免我被邊緣化。(參考經濟部國際貿易局ECFA專區網頁相關報導) 推動目的: 1、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發展」。 2、避免我國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 3、促進我國經貿投資「國際化」。 ECFA是基於經貿合作思維下的政策。自2008年5月 由於台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外貿一直是台灣成長的主要動能,而由於大陸經濟崛起的事實,致使台灣不得不面對這個亞太地區僅次於日本最大的經濟體。一般認為,若兩岸簽訂ECFA,對台灣產生的正面效益包括:第一,增加台灣對大陸出口。依據國際貿易理論,當兩地的經濟整合時,由於市場的擴大,交易機會增加,因此雙方的經濟都會產生淨增加的效果。如果台灣與大陸形成自由貿易區,台灣產品出口大陸將會增多;第二,提升台商國際競爭力。由於兩岸之間除了貿易依存度很高以外,大陸也是台商海外投資最多的地區。在投資帶動下,兩岸台商之間早已形成緊密的生產鏈的關係。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不但可以提高台商在大陸投資的安全性,而且由於原物料的往來可以完全免稅,因此未來兩岸之間生產鏈的關係必然會更為緊密,而台商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兩岸之間的比較利益,從而提升台商的國際競爭力;第三,增加台灣對外貿易關係。在台灣與大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示範下,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意願也會大大提高,因此台灣對外貿易關係也可擴大。更重要地是,在與大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後,台灣也有更充分的理由進入東亞自由貿易區,因此台灣可以避免被排除在東亞自由貿易區的機會。 依據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在假設「維持農業部門管制且不降稅,工業部門解除進口管制且自由化」情境下,以GTAP經濟模型模擬,生產金額增加幅度較大之製造業依序為機械業、化學塑膠橡膠業、紡織業、鋼鐵業、與石油及煤製品業。生產金額減少幅度較大者依序為電機及電子產品業、其他運輸工具業及木材製品業、其他製品業等。其中,由於兩岸均已為WTO資訊科技協定(ITA)簽署國,相關電子產品之關稅極低,中國大陸平均稅率為0.58%,台灣為0.71%,故洽簽ECFA對電子產業影響有限。 此次ECFA簽署中,早收清單,包括製造業、農業及服務業。其中製造業大陸同意對台灣降稅之早期收穫產品清單共計539項,以2009年大陸自台灣進口金額計算,計138.4億美元,占大陸自台灣進口金額16.1%。台灣同意對大陸降稅之早期收穫產品清單,共計267項,以2009年台灣自大陸進口金額計算,計28.6億美元,占台灣自大陸進口金額10.5%。 大陸同意對台灣降稅的產品中,高達20%是台灣產品在中國大陸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