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拒绝回应孩子需求.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父母拒绝回应孩子需求

人際吸引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2/17 內容綱要 社會動物的觀點 吸引的基本原則 個人特性 相似性 熟悉性 接近性 愛情 問題討論 社會動物的觀點 ★人,是社會性動物!生命中多數時間都與他人在一起。但人為何渴望與他人在一起? 親近他人(affiliation)—何種情境下較容易想與他人親近? (一)恐懼或不確定性 1.實例:探險、等待結果揭曉(看病、榜單)… 2.心理機制 a.分心假設:為了將問題從心中去除。 b.社會比較理論:人們想將自己感覺與處於相同情境的他人做比較—「不幸的人只喜歡同是天涯淪落人陪伴」 。 如:頒獎典禮上,競逐同一獎項者都分配坐在一起。 c.他人經驗:能幫助他們解釋並釐清經驗(或僅是陪伴)的人。 如:失戀的分享、喪親的調適… (二)親近他人的例外 當他人存在反而會形成壓力或焦慮情境時。 如:家人陪伴面試或口試、期待享受孤獨者。 兒童期的依附(attachment) (一)依附 渴望與特定人形成持久關係與親密聯繫。 (二)兒童依附的型態 1.安全型依附:父母肯定回應孩子需求。 2.逃避型依附:父母拒絕回應孩子需求。 3.矛盾型依附:父母可能回應孩子需求。 (三)兒童依附的功能 1.獲得安全感:如看到陌生人,緊偎在父母身邊。 2.提供環境訊息:如面對新奇事物時,疑惑地看者父母反應。 (四)兒童依附的解釋 1.生物因素:天生的反應如哭泣、微笑,表達被照顧與保護的需要。而依附後有助於適應與生存。如不會走得太遠,避免陷入危險。 2.互動學習:增強反應。 小孩哭泣 給食物或換尿布 小孩微笑 父母感覺被需要… 社會關係的好處 (一)社會連結型態 1.強連帶:互動時間長、彼此情緒強度高、高親密感。 2.弱連帶:互動時間短、彼此情緒強度弱、低親密感。 (二)社會關係供應品 1.依附:提供安全感與慰藉感。 2.社會整合:歸屬感與我群的感受。 3.價值保證:自我能力與價值的肯定。 4.可靠同盟:緊急事件時尋求協助。 5.指引:尋求提供建議與訊息—弱聯繫蘊含資源較強連帶廣。 6.照顧機會:提供一種被需要的重要感。 寂寞(loneliness) (一)定義 當社會關係缺乏某種重要特徵,主觀上感受到不舒服,包括量的不足(社交生活圈少、朋友少)與質的不足(泛泛之交、無法掏心掏肺、知己)。 (二)孤獨(aloneness) 意指與他人分離的客觀狀態。孤獨與寂寞不存在必然關連。如享受孤獨。 (三)寂寞的類型 1.情緒性寂寞:缺乏親密的依附人物,如父母、配偶、親密友人。 2.社會性寂寞:缺乏社會整合感或參與感,如新住民。 (四)高寂寞風險 1.離婚家庭: a.自我責備 低自尊 寂寞 b.人際關係負面認知,如不可靠、拒人於千里之外。 2.婚姻狀態:已婚者較不感到寂寞? 3.年輕人:可能是較願意談論或承認。為何老年人自殺率是所有年齡層最高者? 社會支持網絡 (一)定義 一組由個人接觸所構成的關係網,透過這些關係網個人得以維持其認同,並獲得情緒支持、物質援助、服務、訊息、新的社會接觸等。 (二)社會支持網絡的效用 1.正面效用:因應壓力、歸屬感、提高自尊… 2.負面效用:形成壓力、低自尊、疏離感… 吸引的基本原則 聯結 (一)核心概念 我們喜歡和良好經驗連結在一起的人。 (二)實例 某男子配戴黑框眼鏡 父親亦配戴黑框眼鏡 親切溫暖 增強 (一)核心概念 我們喜歡能在某方面獎賞我們的人。 ★社會交換理論:當我們從這個關係得到酬賞超過成本時,便會願意繼續互動。 (二)實例 皇帝寵臣、馬屁精、給面子、感覺有面子… 個人特性 溫暖 (一)正向的言語—如給予稱讚、同理言語… (二)正向的非語言—如微笑、注視、姿態、表情、接觸… 能力 (一)和有能力者在一起比沒有能力者在一起更有所得。但能力重要性認定因關係或場欲不同而有差異。 (二)太完美—反而形成距離與壓力。 外表(或特質)吸引力 (一)美麗的女人,也是善良的、溫柔的女人? 英俊的男人,也是勇敢的、誠實的男人? (二)美麗的放射效果 當人們發現被別人看見自己與特別具吸引力的人在一起時,是一件有益的事。但兩個人若是陌生人,則產生負面評量反效果。 (三)外表吸引力的性別差異 男性比女性更重視外表吸引力。 (四)致命吸引力—缺新鮮感、更深瞭解、期待不同或情感轉變? 往日的關心,今日的佔有?往日的幽默,今日的輕浮或幼稚? 往日的勤奮,今日的沒情調?往日的性感,今日的濫情? 相似性 研究發現 (一)我們傾向於喜歡在態度上、興趣、價值、背景、性格…等等與我們相似的人。「物以類聚」! (二)相配原則 門當戶對、學歷相當、同種同文、共同價值、「龍交龍、鳳交鳳」… 相似性效果解釋 (一)產生酬賞—如意見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