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 XX市儿童医院 刘琳 主要内容: 一、概念 二、法律法规 三、概述 四、外渗后的对症处理 五、药物外渗的预防 一、概念 药物外渗 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二、法律法规 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 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 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 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三、概述 儿科留置针的种类及特点 婴幼儿的皮肤及静脉特点 常用防外渗药物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儿科留置针的种类 儿科留置针的特点 钢针: 1.操作简单,容易穿刺,价格便宜。 2.活动受限,高渗漏率,不能保留。 3.重复穿刺,易引起纠纷。 留置针: 1.保护血管,不易外渗。 2.减轻患儿痛苦,感觉舒适。 婴幼儿皮肤、静脉的特点 皮肤面积相对较大,从皮孔蒸发的汗液时成人的2倍。 皮肤角质层较成人薄,防止有害物入侵发热能力弱。 皮肤水分多,约占体内水分的13%,而成人只占7%。 皮肤偏于碱性,而成人的呈酸性。细菌恰恰怕的 是酸性,故婴儿皮肤容易遭受到细菌的感染。 血管直径细、脆弱、弹性差。 常用防外渗药物 1、血管收缩药: 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 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 2、血管刺激性药物: 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 浓氯化钠。 3、高渗性药物: 20%甘露醇、50%葡萄糖、脂肪乳剂、 复方氨基酸、碳酸氢钠。 4、化疗药物: 阿霉素、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长春碱类、氮芥、丝裂霉素、 柔红霉素等。 5、抗生素: 强力霉素、氧哌秦、新青Ⅱ、万古霉素、 夫西地酸钠。 6、强碱类药物: 苯妥英钠、硫苯妥钠。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 是指静脉壁内膜的炎症, 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 静脉炎的分类: 1、化学性静脉炎 2、机械性静脉炎 3、细菌性静脉炎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的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状物形 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状物形 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1英寸,有 脓液流出。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渗出: 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渗出的分级: 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 皮肤发凉,伴有或不 伴有疼痛。 2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1~6英寸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 不伴有疼痛。 3级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 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6英寸 ,皮肤发凉, 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4级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 色、有淤伤、肿胀, 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 循环障 碍, 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 液体的渗出。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外渗损伤发生的时间 药物外渗的组织损伤的发生有时间差异, 同种药物外渗后的局部反应的时间不一 可能与渗漏液的剂量、浓度、部位、个 体差异有关。 外渗损伤性溃疡一般在3~10天内发生 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Ⅰ期 局部组织炎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