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PPT 40页)
儒家智慧与幸福人生 * 目录 汲取儒家智慧营造幸福人生 儒家幸福观 幸福是什么 * 一、幸福是什么 * 钱多了幸福少了 * 身体多病; 心理压力; 五伦危机; 离婚率高; 难得善终; 现代人不幸福 * 拿自己的痛苦去比较别人的幸福,然后在追逐幸福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幸福。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方面却出现危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精神层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学习怎么获得幸福。 * 中国最早的幸福观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终命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 五曰恶;六曰弱 * 把福与祸视为综合性概念放在一起讨论,要认清什么是福就必须分析祸,五种幸福要素的综合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获得幸福的标准; “攸好德”把幸福与道德联系起来,将爱好美德看成是幸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个人获得幸福、避免灾祸的实践路径。 你幸福吗? * 现代人的幸福观 * 二、儒家幸福观 * 儒=人+需 人们对美好品德的追求使得人的存在具有了价值和意义;内在信仰的支撑使的不论在何种境遇中都能向着目标前进。 1、德性幸福 (一)儒家幸福观的发展 德性指的是人的道德品性,正义诚实友爱等 这些品格都属于德行的范围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 《论语》 孔颜之乐 “孔颜之乐” 奠定了儒家德性幸福的基本形态,此种幸福强调德性的完满、人格的成就、境界的升华,在儒家幸福观中确立了德性至上的原则。 * 血缘亲情之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 2、孟子:君子三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之乐,是由近及远,逐渐把人性内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善推广出去,最终达到和谐社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自身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福善祸淫 你行善,是良性社会的道德楷模,将得到众人尊重,是有福之人 你作恶,必将受到众人的指责,法律的惩戒,是社会祸害之首 这种无愧的心情所孕育的自信和自得是快乐的。 * 感化外人之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 三乐也” * 英才=德行+知识 2 、功利幸福 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性恶篇》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涂之人可以为禹” ——《荀子·性恶篇》 “性伪和,然后圣人之名一”——荀子·性恶篇 “性”:对功利幸福对物质欲望的追求。 “伪”:后天的礼义修养积善成德、对德性幸福的追求, 性伪合:通过道德修养等把人的物质欲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 人性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最终达到德性的完满。论证后 天的积善成德、礼乐修养之必要并实现人生的幸福。 * (二)儒家幸福观 1、德性与功利的幸福观 2、义利之辩的幸福观 利就是以刀割禾,引申为物质利益,义就是合理分配, 义利关系就是怎么合理分配的问题, 1.1 义利的概念 * 见利思义:利并非不能取, 要以“义”为准则 义然后取:如果合理就可以接受 1.2 义利之辩的原则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论语·里仁》 * 1.3 百姓利益的取得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关注百姓利益是为政的首要任务,民众和国家的利益致上。国家以民为本,统治者要“敬德利民”、富民教民。 * 3、中庸之道的幸福观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平衡有幸福感,是儒家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 “过犹不及” * 3.2中庸思想的基本特征 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分寸,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 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个最佳效果就叫做中。 必须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中庸思想重视执两用中 * 中庸思想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和稀泥”,具有非常实用的普世性。在诸多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中,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 (2)中庸思想讲究变通 中庸思想并非固定不变的教条,强调发展变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照搬,否则,中庸思想就失去了它本来的含义。 中庸思想的灵活性变 通性不能凭主观愿望任意 变通以客观规律原则为依 据,否则就会偏离中庸之 道。 * (3) 中庸思想注重和谐统一 各种不同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