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剖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剖析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吴江区菀坪学校 沈志伟 上图是一条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被誉为什么?它是何时开通的? 图说历史 (一)汉朝的对外交往 1、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者: 2、开通时间: 3、路 线: 4、作 用: 张骞 西汉汉武帝时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梳理 图说历史 图中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知识梳理 (二)唐朝的对外交往 1、主要史实 (1)传播唐朝文化—— 鉴真东渡日本、 日本遣唐使来华 (2)学习别国的先进文化—— 玄奘西游天竺 2、特点: 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涉及面广 3、作用: 密切了唐朝和日本、印度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陆路、海路)发达,在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支持下,唐朝和亚洲、欧洲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亚洲各国的商人、僧侣和学者不断到中国,聚集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大城市中,唐都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朝时期,与中国往来的国家发展到70多个。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很多外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宋代对外交往路线有何特点,政府如何管理? 图说历史 知识梳理 (三)宋朝的对外交往 宋代的海外贸易 (1)主要港口: 广州、泉州 (2)管理机构: 市舶司 (3)贸易范围: 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4)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图说历史 知识梳理 (四)明朝的对外交往 1、友好: 郑和下西洋 (1)条件: (3)经过: 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意义: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关系。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2)目的: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中国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属殖民扩张活动。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在动机上有何不同? 知识梳理 (四)明朝的对外交往 2、冲突: 戚继光抗倭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1)背景: (2)过程: 倭寇入侵损害财产,破坏主权 台州九战九捷,扫平浙江倭寇;进入福建广东,肃清倭寇;平息东南沿海倭患。 汉唐宋元明时期外交往来频繁的共同原因及影响? 原因 : ①国家强盛,经济文化等方面居世界先进地位;②海陆交通发达;③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④科技的发展。 影响: 中外之间的交往,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问题探究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 (五)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1、冲 突 郑成功 收复台湾 雅克萨 之战 1662年 荷兰 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1685年和1686年 康熙帝 1689《尼布楚条约》 ②时间: ③从哪国手中收回: ①原因: ②过程: ③人物: ④条约: 知识梳理 ( ) 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 ( ) 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锯,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通过戚继光,郑成功,康熙的事迹,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评价) ①背景: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材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下令关闭沿海其他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 材料:“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贵,遂成风俗。 材料: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问题探究 (五)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2、闭关锁国政策 ②原因: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清朝统治者认为无需同外国经济交流; 担心开放使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统治。 ①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不是绝对禁止。 ④影响: (1)积极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侵略,起过一定自卫作用。 (2)消极影响: 与世隔绝,未能适时学习西方,逐渐落伍。 知识梳理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