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的涌现着的时间及活生生的教化-温州大学学报.PDF

原发性的涌现着的时间及活生生的教化-温州大学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发性的涌现着的时间及活生生的教化-温州大学学报

第 28 卷第 3 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 年 5 月 Vol 28, No 3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May, 2015 原发性的、涌现着的 “时间”及活生生的教化 —— 论叶秀山的美育思想 刘彦顺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摘 要:叶秀山在现象学哲学与美学方面的造诣是极为卓著而精深的,他把审美活动理解为时间性的 人类生活经验,而且其存在状态是主客不分的、原发性的、涌现着的,其中的机杼与驱力正在于意义、 价值或者 “存在”的推动与提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叶秀山把审美活动理解为活生生的审美教育或 者审美教化的过程,他以此对中西方的美育史、美育思想史进行了深刻透辟的总结,并进而对审美教 育活动的本性及功能作出了新意迭出的论述,如美育作为存在的增值、美育活动中 “真”的存在状态、 美育作为教养活动的特殊性等。 关键词:叶秀山;时间性;涌现;教化;美育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5)03-0025-10 DOI :10.3875/j.issn.1674-3555.2015.03.005 本文的 PDF 文件可以从 xuebao.wzu.edu.cn 获得 在叶秀山美育理论话语中,充满了以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罗蒂哲学、伽 达默尔阐释学等理论对美育功能进行全新阐释的思辨色彩,这是新时期以来,继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关于审美生活的理论、康德关于审美主体性的命题、席勒对于美育理论的思想之后,又一个重 大的理论资源。当然,叶秀山对于这些理论资源采用的是一种完全为我所有的态度,而且在对这 些对象进行研究的同时,他的学术话语完全是中国化的,充满了中国色彩,这更显示出其独树一 帜的学术品格。 一、审美活动作为时间性的人类生活经验 就叶秀山的美育思想而言,其得以奠基并能得以深刻而精辟的呈现,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 他对美学的研究对象——即审美活动或者审美生活是一种主客不分离的、涌动着的时间性愉悦过 程,进行了完整的保存或者保鲜。这完全得益于两个根本性的方面,其一是叶秀山长期以来对现 象学哲学、美学的深入研究;其二是叶秀山在艺术鉴赏上的深厚积累,尤其是在中国书法美学、 京剧美学的研究上也是卓然成家。现象学对原初的、原生的主客不分领域进行忠实且精确还原的 精神,与细腻、生动、丰富的审美经验的积累相结合,这使得叶秀山的美学在中国当代美学中一 直独领风骚,至少在理论的耐受性上,是极其经受得住考验的。这种耐受性正是出于对美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20005) 作者简介:刘彦顺 (1968- ),男,安徽砀山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26 温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第 28 卷第 3 期 对象——审美活动或者审美生活原貌的保存、保全、还原,而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之所以能够获 得合乎逻辑的生产,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能够首先赢得所研究对象的完整性。而叶秀山正是在这个 基础上,才能合理合法地谈论美育作为一种教养活动的方方面面。很显然,美育理论作为一门知 识或学科,其知识生产也是同样的道理。 叶秀山于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