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练习 影响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有??????????????????????? ①梅雨过小 ②盐碱土 ③沼泽地 ④春旱 A.① ③ B. ②④ C.①② D.③④ 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质作用是???? A.河流的侵蚀作用?????? B.河流的冲积作用 C.地壳的隆起?????? ??? D.长期的风化作用 二、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成因 1、自然原因: 主导因素是气候: ①春季干旱多风沙,蒸发旺盛。 ②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地表积盐,形成盐碱地。 ③降水季节分配不匀和年际变化大,是致灾的主要原因,地形条件和水利设施则是成灾大小的决定因素。 每逢雨季,常形成洪涝灾害。 人为原因:加重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 ①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 ②不合理开垦,破坏植被,致使风沙严重,出现沙荒地。 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思考)该种治理模式的有何合理性? 这种模式既可保证生产中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又 可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地下 水位不变的情况下,加高台田,挖低洼地咸鱼塘,从 而利用自然规律,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既做到了水 体的充分利用,又使作物避免了低湿的影响。充分利 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空间和水体,进行立体开发, 提高光能利用率,合理调配食物链,以起到改造自然, 提高生产力的双赢功能。 农业低产区治理 2、北丘洼(盐碱地治理) 北丘洼土壤的盐渍化严重,盐碱化土地占可耕地面 积的91%,其中重度盐渍化土地占可耕地总面积的25% 。北丘洼的自然条件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面积 的盐碱地使农作物产量低,而且品种单一,因而农民 的收入也很低。要改造治理盐碱化土地,也先要认识 其形成的原因。 思考:北丘洼盐地的成因 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水盐运动,使其具 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有 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壤表层盐分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有 向表层集降的特征,具有明显空间变化。 (1)治理开发的原因 * * 农业低产区治理 第六单元 农业中低产区的治理 我国耕地质量低 农业中低产区 形成 特点 分布广 涝洼地 盐碱地 风沙干旱地 水土流失地 红壤贫瘠地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 增产必然选择 提高单产 改造 中低产田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农业低产区治理 6.1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农业低产区治理 6.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 缓斜平原 土地质量及作物产量 地域单元 土地质量高,能够比较充分 地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 要,是高产田区 土壤环境中存在限制农作 物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中、 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100.00 80.16 合计 5.47 4.40 受侵蚀土地 10.59 8.51 土质过砂土地 17.16 13.79 盐碱化土地 30.51 24.51 低洼易涝土地 36.27 28.95 干旱缺水土地 占具限制性因素 土地面积(%) 占平原土地 总面积(%) 类?? 型 ?(1)根据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分析,该平原宜于农 业、林业和牧业利用的土地面积,约占平原土地总面积 的?????????????? 。说明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的是 ?????? ?????????。黄淮海平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着眼点在于????????????? 。 ?(2)..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形成的主要土地类型有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辽阔的冲积平原 (黄淮海平原) 成因: 河流冲积 (黄淮海) 范围: 五省二市 中原之称 构成 特点: 多洼地 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三大障碍) 气候特点(表6.1) 春旱风大 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集中 灾害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旱 涝 风沙 盐碱 地下水位高 大水漫灌 地势低 乱垦 中低产田集中 分布 图6.3和表6.2 着眼点和关键 next 链接 连接 农业低产区治理 一?????????? 辽阔的冲积平原 1、? 范围 又称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地跨冀、鲁、豫、苏、 皖、京、津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 2、? 形成 黄、淮、海河的堆积作用对其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是高含沙河流合力冲积而成的典型冲积平原。 地势低平有岗地和洼地。由三部分组成: 农业低产区治理 包括渤海沿岸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地势低平 滨海平原 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 冲积低平原 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和燕山山麓 高 ↓ 低 山麓 ↓ 海滨 缓斜平原 组成物质和主要特征 地势 位置 农业低产区治理 农田质量 海拔 部分 构成 海拔4米 主体, 50米-500米 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