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4 卷 5 期 教学研究 Vol. 34 No. 5
20 11 9 Research in Teaching Sep . 20 11
年 月
基于“I+T CDIO”的机械类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帆 张春良 王一军 喻 萍
(广州大学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
[ ] CDIO TRIZ
摘 要 在 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成果,引入研究性教学和 理论案例,构建
基于“I+T CDIO”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其人才模型、课程体系结构模型、研究性教学方法、TRIZ
理论在CDIO 教学中应用等,通过在CDIO 中引入研究性教学与TRIZ 理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升学
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CDIO 教育效果进一步提升。
[ ] TRIZ CDIO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理论; ;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 (2011) 05-0038-05
引言 实现-运作进行有机结合、以培养高级工程专业人
才为目标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 。茂名学院在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进入新世纪以
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施大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来,世界各国都在鼓励创新,因而对高素质创新人
中,提出了 工程教育模式,即增加道
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我国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
德( )、踏实( )、专注( ),
“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对创新人才需要量较
表 在进行 工程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
大,特别是机械类创新型人才。目前工程教育改革
良好的道德修养、踏 的工作作风、专注的科学精
的主要出发点是多培养创新型人才,各高校围绕创
神这三个品质的培养。 年起,企业家周立功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工程教育改
发起了“ ”教育模式,江西理工大学率先开展
革模式较多,比如 、合作教育、 等,其
了这一 性质的教学模式。在江西理工大学创
中 代表构思( )、设计( )、
立并迅速发展的“ ”创新教育模式以其先进性、
现( )和运作( ),它以产品
效性与优越性,被更多的学校认识与接受,被更
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
多的企业认同。从 年起,先后有宁波大学、
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