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语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大学外语学

余渭深 重庆大学外语学院 Wsyu@cqu.edu.cn 2004.8.黄山 教学变化 教学目标变化(技能与素质) 教学内容变化(听读/说写) 学生差异与自主观念的提出 教学手段的变化 中国外语教学理念的变化 1.什么是体验学习理念 From Nunan and Kohonen, Kolb Out of the notion the learners are at the center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at learning is a process of self-discovery, grew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 learner’s immediate personal experiences are taken a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for deciding how to organize the learning process. 体验学习理念的来源与在ELT中的应用 Diverse philosophical and academic origins: John Dewey: progressiv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ewin: social psychology Piage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Kelley: cognitive theory of education Maslow Carl Roger: humanistic psychology Application in ELT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ask based approach, humanistic approach, Community learning, lexical approach, etc. 2.传统教学模式与体验学习模式的区别 知识观及学习观 师生关系 课程结构及学习控制 学习动机 评估及测试 2.1 知识观及学习观 2.2 师生关系及作用 2.3 课程结构及学习过程 2.4 学习动机 2.5 评估与测试 3 体验学习理念的主要观点 教学观的转变:由知识传授到知识转换 知识观的转变:由强调知识体系到强调个人知识系统的建立,由解决问题转向发现问题 师生作用的变化: 强调交互,平等 课程结构与学习过程: 模块化, 个性化 经验与动机的变化: 由重结果到重过程, 由个人经验到社会交流经验, 由重外在动机到内在动机 评估的变化:由结果测试到过程评估 4.教材编写中的思考 调动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 激发学生的参与 强调自我体验与发现的过程 强调学习的转换 强调学习的灵活 注重学生的感受 调动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 话题的时代感(时代的热点问题) 话题的适应性(是中国大学生关注的问题) 实用型交际材料(authenticity, contextualized and meaningful learning) 语言材料多样丰富,各种常见的语言范式 体裁贴近学生生活(由narration-description - argumentation) 跨文化交流的经验 多媒体,多渠道扩大学生的语言经验,促进课堂内外学习的结合(textbook, CD-rom, Net course, Net resource) 激发学生的参与(必要性) 语言交际的需要 语言学习的需要(特别是language awareness, productive, language learning takes place in the interaction) 思维创造能力发展的需要(diverging, assimilating, converging, accommodating ) 情感和素质发展的需要(motivation, emotion, confidence, organizing ability) 激发学生的参与(途径) 学习内容的可思性,可接受性,实用性,目的性 学习活动的创新性(task-based, brainstorming, debating, role-play,information gap) 强调社会交际与沟通技能(pair work, group work) 强调语境化学习 难度控制及学习帮助(化整为零,) 图片选用 多种学习模式交互使用 强调自我体验与发现的过程 突出可学性,减少可教性(learnability / teachability) 教得越难,教得越多就学得越多吗? No! 听是教出来的吗?No! 阅读是教出来的?No! 还是读出来的?Ye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