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氯 化 物
氯化物(Cl﹣)是水和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几乎所有的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范围变化很大。在河流、湖泊、沼泽地区,氯离子含量一般较低,而在海水、盐湖及某些地下水中,含量可高达数十克/升。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氯化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及工业用途。正因为如此,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氯离子。
若饮水中氯离子含量达到250mg/L,相应的阳离子为钠时,会感觉到咸味;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时,会损害金属管道和构筑物,并防碍植物的生长。
1. 方法的选择
有四种通用的方法可供选择;(1)硝酸银滴定法;(2)硝酸汞滴定法;(3)电位滴定法;(4)离子色普法。(1)法和(2)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在许多方面类似,可以任意选用,适用于较清洁水。(2)法的终点比较易于判断;(3)法适用于带色或浑浊水样;(4)法能同时快速灵敏地测定包括氯化物在内的多种阴离子,具备仪器条件时可以选用。
2. 样品保存
要采集代表性水样,放在干净而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存放时不必加入特别的保存剂。
(一) 硝酸银滴定法
GB11896--89
概 述
1. 方法原理
在中性或弱减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后,铬酸银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沉淀滴定反应如下:
Ag Cl﹣→AgCl↓
2 Ag CrO42-→Ag2CrO4↓
铬酸根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迟早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 。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2. 干扰及消除
饮用水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在通常的数量下不发生干扰。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均能与氯化物相同的反应。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干扰测定,可用过氧化氢处理予以消除。正磷酸盐含量超过25 mg/L时发生干扰:铁含量超过10 mg/L时使终点模糊,可用对苯二酚还原成亚铁消除干扰;少量有机物的干扰可用高锰酸钾处理消除。
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或色度大,难以辨别滴定终点时,用600℃灼烧灰化法预处理废水样,效果最好,但操作手续烦琐。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加入氢氧化铝进行沉降过滤法去除干扰。
3. 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废水(咸水、海水等)及经过各种预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本法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 mg/L。高于此范围的样品,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适用范围,低于10 mg/L的样品,滴定终点不易掌握,建议采用硝酸汞滴定法。
曾选取有代表性江、河、湖、库水样检验本法对地表水的适用性。13个样品测定结果统计表明,氯离子浓度范围2~290 mg/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3.18%;加标回收率为96.6~102%。
仪 器
(1) 锥形瓶:250ml。
(2) 棕色酸式滴定管:50 ml。
试 剂
(1) 氯化钠标准溶液(NaCl=0.0141mol/L);将氯化钠置于坩埚内,在500~600℃加热40~50min。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置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置至标线。吸取10.0 ml,用水定溶至100 ml,此溶液每毫升含0.500 mg氯化物(CL﹣)。
(2) 硝酸银标准溶液(AgNO3≈0.0141 mol/L):称取2.395 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 ml,贮存于棕色瓶中。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步骤如下:
吸取25.0 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250 ml锥形瓶中,加水25 ml。另取一锥形瓶,吸取50 ml水作空白。各加入1 ml铬酸钾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
(3) 铬酸钾指示液:称取5 g铬酸钾溶于少量水中,滴加上述硝酸银至有红色沉淀生成,摇匀。静置12小时,然后过滤并用水将滤液稀释至100 ml。
(4) 酚酞指示液:称取0.5 g酚酞,溶于50 ml 95%乙醇中,加入50 ml水,再滴加0.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现微红色。
(5) 硫酸溶液(1/2H2SO4):0.05 mol/L。
(6) 0.2%(m/V)氢氧化钠溶液:称取0.2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 ml。
(7) 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 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或硫酸铝铵﹝NH4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doc
- 六年级奥数2练习一.doc
- 六年级上册缩句练习一.doc
- 六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树解说.doc
- 六年级上下学期阅读训练题.doc
- 六年级升学基础知识专项训练4.doc
- 六年级数学《设计运动场》.doc
- 六年级语文双基11月模拟二.doc
- 六年下句型总揽课程.docx
- 六上语文第八单元日积月累 成语解释.doc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演出数据跨境流动法律问题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信息系统安全专家物联网安全日志分析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信息系统安全专家云环境持续安全监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信息系统安全专家ISMS内部审核流程与技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演出经纪人艺人定位与数据化运营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演出经纪人商务谈判中的僵局处理与冲突化解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演出经纪人国际演出合同纠纷解决机制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注册项目管理师蒙特卡洛模拟在敏捷项目迭代周期估算中的应用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AWS认证子网与AWSSimSpaceWeaver仿真网络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AWS认证SQS与EMR集群任务调度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