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庆低渗透油田增产改造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特点 (二)4?〃小井眼分层压裂工具 (1)工具结构简单,外径小(最大为φ93),减小了卡钻风险。 (2)工具进液孔采用割缝防砂结构。结构简单,防砂可靠。 (3)封隔器胶筒下端自由,坐封时径向膨胀,轴向缩短,顺应了胶筒的变形,有效地提高了胶筒的承压能力。 (4)关键丝扣处设计了防松机构,降低了工具的松脱风险。 (5)设计有强制解卡功能的防卡水力锚,消除了水力锚卡钻风险。 低渗透油田增产配套技术 封隔器性能参数 名 称 参 数 名 称 参 数 最大外径(mm) 90、93 工作压力(MPa) 50 最小通径(mm) 33、45 工作温度(℃) 90 坐封压力(MPa) 0.8 适应套管(mm) 114.3 总 长(mm) 1070 连接口型 NU27/8″ 水力锚性能参数 名 称 参 数 名 称 参 数 最大外径(mm) 92 工作压力(MPa) 50 最小通径(mm) 40 工作温度(℃) 90 启动压力(MPa) 1.5 连接口型 NU27/8″ 导压喷砂器性能参数 名 称 参 数 名 称 参 数 最大外径(mm) 92 工作压力(MPa) 50 喷嘴直径(mm) 25、30、32 工作温度(℃) 90 总 长(mm) 609 连接口型 NU27/8″ 安全接头性能参数 名 称 参 数 名 称 参 数 最大外径(mm) 92 工作压力(MPa) 60 最小内经(mm) 60 工作温度(℃) 90 总 长(mm) 285 连接口型 NU27/8″ 低渗透油田增产配套技术 原理:采用高精度电位观测系统,观测压裂前后地面电场的变化,经过数据处理,可得到裂缝方位和长度等参数。 特点: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注水水线方向监测、剩余油分布等。 1、大地电位法原理及特点 (三)电位法裂缝测试技术 低渗透油田增产配套技术 ①测点的布置; ②正常场测试; ③注入工作液; ④异常场测试; ⑤重复测量,精度计算。 测试步骤: 现场测试装置图 施工及工作液要求: ①工作液中加2-3% KCL或NaCL ,搅拌均匀; ②工作液量要求在50方以上。 2、 现场测试工艺 低渗透油田增产配套技术 (1)压裂井:压裂裂缝方位、评价裂缝的不对称程度; (2)注水井:注水推进方向、平面波及范围; (3)调剖井: 调剖前:确定注水推进方向、平面波及系数、平面吸水强度; 调剖中:确定注水推进方向、平面波及系数、平面吸水强度; 结合第一阶段电位法测试结果,评价高渗透层或者大孔道改善程度:对设计进行及时调整,提出下步施建议; 调剖后:运用上述方法在调剖施工结束后根据测试结果对施工效果预测;调剖施工结论及下步开发工作建议。 3、提供的解释成果 低渗透油田增产配套技术 在室内理论分析、仪器调试、试验的基础上,2008年,共计进行了4口井5层次的压裂裂缝现场测试,初步掌握了电位法裂缝测试技术 4、裂缝方位监测现场应用 井号 生产 层位 射孔井段 (m) 孔隙度(%) 渗透率(10-3um) 综合解释 主裂缝方位 路46-19 长213 1454.0-1458.0 13.78 6.79 油水 N33?E S33?W 1462.0-1468.0 苏36-24-7 山13 3492.0-3495.0 6.75 0.192 气层 N64?E S34?W 山11 3449.0-3452.0 5.57 0.125 气层 N64?E S34?W 山12 3460.0-3463.0 8.30 0.262 气层 苏36-17-9 盒8下1 3383.0-3386.0 8.48 0.384 气层 N32?E S19?W 盒8下2 3401.0-3404.0 5.39 0.143 气层 苏48-5-75 山21 3683.0-3686.0 9.45 0.75 气层 N84?E 低渗透油田增产配套技术 路46-19井 结论:压裂过程中形成了一对称不等长裂缝,裂缝方位N33?E和S33?W 。 低渗透油田增产配套技术 苏36-24-7井(第一层:山13层位) 视纯异常曲线(内环-中环) 视纯异常曲线(中环-外环) 视纯异常环形图(内环-中环) 视纯异常环形图(中环-外环) 结论:裂缝不对称,裂缝方位N86?E 和S34?W 。 低渗透油田增产配套技术 注入400m3调剖液调剖中视纯异常曲线异常幅度较调剖前要小的多,表现出注水更加均匀推进,吸水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注入800m3调剖液调剖后视纯异常曲线异常幅度 较调剖中再次明显变大, 表现出注水不均匀推进, 认为启动其它层, 吸水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调剖前波及区域较大,未呈现单点突进趋势,扩散较均匀。结合地质静态资料和生产动态,认为该井层内动用程度较高,生产矛盾主要表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