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练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想的风筝(练习) 一、 选择正确的读音。 天穹(qióng góng) 女娲(w?w?)气喘吁吁(xu yu ) 功德无量(liàng liáng)膝(xi qi)盖连翘(qiáo qiào)花 二、 选择正确的字 慈(详 祥) (映 印)像 强(壮 状) 枯(燥 躁) (仰 昂)望 (决 绝)不肯 (健 建)壮 三、填上合适的字。 不( )自主 扶( )直上 年过半( ) ( )( )无量  ( )( )起舞 气喘( )( ) ( )的风筝 ( )的圆木棍  ( )工艺品  ( )的右腿  ( )的感情 ( )的笑 ( )的冬季 ( )的快意 四、 写近义词 厚道( )  倘若( ) 酸涩( ) 注视( ) 舒展( ) 仰仗( ) 五、 读课文8、9两节填空。 1、在文中找出两个表示看的词 、      再写几个表示看的词 2、刘老师爱放风筝的原因是()(因为好玩  为运动身体 他热爱生活 为教育学生) 3、文中的刘老师有什么特点?从以下的语句中选择一项或几项,然后连成一句话说明。 (腿有疾病  善于做风筝,爱放风筝  调皮活泼   热爱生活,充满活力) 六、 本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外貌描写  ② 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1、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2、 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 3、 他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七、 摘抄文中的过渡段 八、 选择省略的用法 ①表示转折   ②语义的省略   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④引文的省略 1“……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2、倘若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 3、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九、选择合适的字。 1、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  涌)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2、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 飘)上心头。 3、他脸上(浮  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十、读片断,完成练习。 1、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这句话把柳枝、连翘花当作(   )来写,你读了以后的感受是( ) 2、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 “……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1)文中两次写到“笑”。刘老师笑着讲女娲甩泥造人,结果自己的腿也被甩掉了,表现刘老师的(             )教室里腾起了一片笑声,这是因为( ) (2)笑过之后,同学们心里泛起了酸涩的感情,这“酸涩的感情”是指。听了刘老师的话,同学们更加尊敬刘老师了,这是因为( ) 十、这篇课文深情地回忆了刘老师的三件事( )(       )、( ),让我们看到了(           )的老师的形像。 十一:课文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目?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