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第4章 储层沉积相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沉积学描述 ① 层面(界面)接触关系;   ② 层理类型及规模、层系厚度及倾角、细层组成及厚度   ③ 层面构造,如干裂、雨痕、沟模、槽模等   ④ 砾石,砾石形状、产状,何轴倾斜、长轴指向等   ⑤ 古生态,古生物种属,大小,丰富程度,保存完好程度;产状,排列方向,尖头指向;剖面上演化 ⑥ 生物扰动构造,生物扰动程度   ⑦ 其他含有物,如结核、鲕粒,碳化植物碎屑等;   ⑧ 古地壤,古土壤颜色、铁锰结核、植物根系,有机质丰富程度,粘土化程度等;   ⑨ 特殊岩层产状,厚度与碎屑岩接触关系;   ⑩ 砂岩韵律性及层段旋回性。 (5) 描述编码及代号   为适应岩心描述进数据库的需要,可以用统一编码代号,描述记录各种岩性及沉积现象。 粒度编码 1 2 2.3 2.7 3 3.3 3.7 岩性命名 粘土 粉砂 极细—极细砂 粉—极细砂 极细砂 细—极细砂 极细—细砂 粒度编码 4 4.3 4.7 5 5.3 5.7 6 岩性命名 细砂 中—细砂 细—中砂 中砂 粗—中砂 中—粗砂 粗砂 粒度编码 6.3 6.7 7 7.3 7.7 8 岩性命名 极粗—粗砂 粗—极粗砂 极粗砂 含砾极粗砂 极粗砂—栎 砾石 编号 井 深 m 岩    性 砾岩 砾状砂岩 含砾砂岩 粗砂岩 中砂岩 细纱岩 粉砂岩 泥质砂岩 泥质粉砂 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泥岩 页岩    颜色 层理几何形态 沉积构造 生物及遗迹 生物扰动程度 层面接触关系 含油 产状 描述 微相 相组合 环境 年代层序 备注 1 2 3 4 1 2 3 4 5 岩心描述现场记录表 井号     地区      层位     日期    第 页 碎屑岩岩心描述图例 湖泊沉积体系遗迹组合分布示意图 2.岩心实验室分析鉴定:  (1) 常规实验内容   ① 粒度分析:各类砂体都需选代表性样品;   ② 粘土矿物鉴定:各类泥岩及砂岩(杂基);   ③ 微量元素分析:各类泥岩为主;   ④ 同位素测定:砂、泥岩中含有物;   ⑤ 薄片、铸体薄片鉴定:各类砂岩;   ⑥ 重矿物鉴定:各类砂岩;   ⑦ 古生物鉴定。  (2) 特殊实验内容   ① 泥岩地化指标。颜色、PH、Eh值,二、三价铁比值   ② 层理现象X光显示或CT层析检查。 3.单井相分析  (1) 划分岩石相 岩石相尽可能与能量单元统一起来   对岩石相作出沉积作用或沉积环境意义上的解释  (2) 垂向层序分析   垂向层序以自下而上岩石相的组合序列来表示,以最基本的沉积旋回为单元进行组合   每类垂向层序都要作出微相判别,并对其沉积过程作出分析和解释;   每类垂向层序应选择代表性取心井段分别作出相柱子图,应包括储层物性及典型测井曲线。  (3) 沉积旋回分析   沉积旋回分析的目的是搞清垂向上微相演化,进一步确认亚相,检验微相;   沉积旋回分析应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反复进行,从各级旋回的岩相组合和演化规律上互相检验相分析的合理性;   沉积旋回界线应是确定性的时间界线。有条件时应与区域性层序地层分析统一。岩心井单井划分的沉积旋回有待全区平面上对比后修正确认。 (4) 单项指标相分析   ① 粒度分析   ② 微量元素分析   ③ 孢粉古气候分析   ④ 古生物分布分析 4.建立全剖面标准微相柱状图。   综合上述微相分析工作基础上,编制本油田含油气层系的全剖面标准微相柱状图。   (1) 资料来源必须是岩心;   (2) 可以以典型连续取心为代表,也可以从多井岩心中选取典型相段拼接。 典型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三、编制沉积(微)相平面图   储层相分析的目标是要在单井划相的基础上,完成分层(或单元)平面上沉积(微)相展布的分析,编制出分层沉积(微)相平面图,作为储层描述和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 1.绘图单元   以最小沉积旋回为编图单元,或以包含一个主体砂层的旋回为单元,应与层组划分相一致。可以小层或砂组为单元,视资料条件及油藏描述尺寸要求而定。 2.单井划相 取心井及取心井段依据岩心划相; 未取心井依据测井曲线划相。   3.编制平面图   (1) 一般选主力油层或重点油层编制微相平面图;   (2) 在标准井位图上对每口井标上微相编码或符号,尽量附上测井曲线;   (3) 平面微相带展布要符合沉积规律,并从中总结出本油藏的沉积模式图;   (4) 平面微相分布与垂向微相演化要交互检验其合理性,通过局部调整,使其完善。 某油田X层沉积相平面图 * * * * 三、地球化学标志   应用岩石或生物介壳中的微量元素(如硼B、钡Ba、锶Sr、溴Br)、同位素(碳C、硫S、氧O)以及有机地球化学资料来解释环境。 元素含量 B(10-6) Ca(10-6) Ba(10-6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