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解析解析
“治国”又是“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喻指君子以身作则、推己及人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邪僻失道)则为天下僇(lù,诛戮)矣。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大学》:“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zāi,灾害、灾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朱熹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儒家的全部学说都是循着“三纲八目”展开。核心论点是:治人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慎独为先。 小 结 由《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构筑成一个由内到外,由精神追求到制度规范相统一的完整体系,将周代以来的礼治思想制度化、系统化,它既是帝王的统治术指南,又是臣民的修养法则和行为准绳,并因其纲目鲜明而被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既是儒家的人生哲学,也是儒家的政治哲学。其人生观是入世的、积极的、进取的,其政治哲学是以人民为本位的。 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是与个人修养结合在一起的。以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为基础,进而承担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 《大学》 壹 贰 叁 何为《四书》 《大学》作者 《大学》三纲八目 肆 “大学”定义 大学校训中的《大学》格言 河南大学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厦门大学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东南大学 止于至善 香港大学 明德格物 河南理工大学 明德任责 壹 何为《四书》 北宋以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地位提高。经朱熹注解,编为《四书》,其重要性超过《五经》。从元代到清代一直是读书人必修的教科书。 从前的私塾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四书》就是那个时代的小学教科书。学生不但要背正文,还得背朱熹的小注。 那时的科举考试要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中的注释作为立论的根据。 朱熹本人对佛学有相当研究,他深切感到仅仅依靠《五经》决不能维持儒教之尊严,因为《五经》里面所说的哲学上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远不及佛教经典博大精深,要想维持儒教的支配地位,就得在儒家经典中寻找针对佛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新材料并另加新解说。 朱熹终于在《礼记》中找到两篇前人所忽视的,但对朱熹却显得非常重要的文章,这便是《大学》和《中庸》。 朱熹将《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构成《四书》。 在宋元明三代,《四书》的权威已超越《五经》。 《五经》称名始于西汉时的汉武帝时代, 《四书》的称名却始于南宋的朱熹,其间相隔一千三百年左右。 《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温柔宽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谓开端。 《大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纲领。 《中庸》——儒家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论语》——孔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 《孟子》——孟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的政治思想体系。 《四书》的经典地位及意义在于扩大了《五经》的价值体系。 《五经》的经典意义在于对原典的保存,但未反映变化了的时代需求和时代精神。 《四书》则扩大了经典的开放价值体系,既满足了不同时代的文化需求,又是一个划时代的宋学的凝集。 贰 《大学》作者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也是儒家最有系统的一篇政治哲学论文。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没有单行本,也不知作者是谁。汉代人说子思所作,宋代人以为曾子所作,清代人以为汉代群儒作。近人认为是思孟学派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秦汉之际荀子后学之作。 北宋司马光撰著了《大学广义》一书,这是《大学》单印本的开始。但司马光没有改动《大学》原文,也没有指明《大学》是谁作的。 到了程颐,他移易《大学》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