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本科古注教案.pptVIP

西安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本科古注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书注解与训诂、训诂学: 古注,古代叫训诂,它同音韵、文字构成古代文献语言学的一个整体。 《说文·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 《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训诂与训诂学定义 训诂:对古代文献所作的一切解释、说明工作都可称之为训诂。 训诂学:以古代书面语言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任务)培训古代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以及与此相关的古文教学。古籍整理,词典编纂等工作,以体现其系统性、实习性、综合性特征的应用科学。 古注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洪诚说:“训诂起于语言之变。 历史与语言隔阂的原因。 1、《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赵岐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 刘熙注:“折枝,若今之案摩也。” 朱熹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谬) 2、《诗·小雅·采绿》:“五日为期,六日不詹。”《方言》 “詹,至也。楚语也” 3、《逸书·光殷》:“[武王]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孔晁注:“轻吕,剑名”《汉书》作径路,匈奴的宝刀。 4、《周礼》有翻译官叫“象胥”、《国语》称为舌人。周秦有“遒人”,即“行人”之官,每年出外采访代语方言。(刘歆《与杨雄书》) 古注发展状况 古注的分类 古注名目繁多。如: 故、训、传、记、注、解、笺、章句、集解、校注、说、诠、述、学、订、校、考、证、征、集传、隐、疑、义、间诂、义疏、疏证、音义、正义、音训、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等等。 随文注疏的分类:传注体、注疏体、集解体 共同点: A多收集众家之说亦为一体,查一书而众说必得。 B形式上,都是正文与注文夹杂,以单双行区分。 不同点: A传注体重在词句,勾通原文词义。注疏体重在阐发章句旨趣。贯通上下文意,疏不破注。集解体重在罗列众说,时下己意。 B文字繁简不同,传注最简略,集解正义最复杂。 《诗经·鄘风·相鼠》为例谈经书注疏的体例。 2、释文句:以《诗毛传》为例 1、解释题意: 1《关睢》:“是以关睢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睢之义也。 2《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吞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如大鼠也。” (二)非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 记述典章制度;诠释成语典故;交代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知识;考证名物制度。 1、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六律,截竹为筩,阴、阳各六,以节五音之 上下。黄钟、太taì簇cù、姑洗xiǎn、蕤宾、 夷则、无射yì为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 南吕、应钟为阴也。 五音,宫、商、角、徵(zhī)、羽也。 2、《左传·隐公元年》:“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杜预注:“古者 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引证故事、史实。 《小雅·巷伯》“哆dūo兮侈chì兮,成是南箕。” 传:斯人自谓辟嫌之不审也。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平旦而蒸尽, 屋而继之。自以为辟嫌而不审矣。如其审者,宜若鲁人然。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男子不六十不间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妇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曰:“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是也。” 古注的方法 张之洞《輶轩语·语学》:“汉学所要者二:一音读训诂,一考据事实。音训明,方知此学为何语;考据确,方知此物为何物,此事为何事,此人为何人,然后知圣贤此言是何意义。” 训诂方法 1、声训:即用声同声近的字进行解释 A、声训的方法。 a、利用形声字。 《论语》:政者,正也。 《荀子》:君者,群也。 《尔雅》:古,故也;诰,告也。 《释名》:颊,夹也,面旁称也,亦取挟敛食物也。皮,被也,被覆体也。消,削也,言减削也。涧,间也,两山之间也。 b、利用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