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跟资产定价资料.pdfVIP

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跟资产定价资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跟资产定价资料

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与资产定价 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与资产定价 dynamic risk aversion, stochastic discount factor and asset pricing 郑振龙 林海 (厦门大学金融系 361005) 作者简介: 郑振龙,1966年出生,男,汉族,经济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 洛杉矶分校富布莱特访问学者,现任厦门大学金融系代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证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百 篇学术论文,出版了 21部(含合作)著、编、译著作。Email: zlzheng@。通讯地址:厦门大学金融系。邮编:361005。 林海,1977年出生,男,汉族,厦门大学金融系博士生,在国内外公开发 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10余篇学术论文。Email:xmulh2@163.com。通讯地址: 厦门大学金融系。邮编:361005。 1 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与资产定价 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与资产定价* dynamic risk aversion, stochastic discount factor and asset pricing 内容简介:本文在Campbell and Cochrane (1998) 和 Brandt and Wang (2001) 的研究基础之上利用随机贴现因子对包含习惯的效用函数中的风险厌恶进行了 动态一般化分析,并探讨了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资产定价以及消费增 长等因素之间的一般化关系。这种一般化关系有助于解释“股权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等不合理现象的存在。本文还对模型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 析。 关键词: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资产定价 Summary This paper will make a generalization of dynamic risk aversion on the base of habit- formed consumption-based CAPM, and thus can explain 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 in a general way. Different from Campbell and Cochrane (1998) and Brandt and Wang (2001) which both hypothesize the steady state, this paper supposes the unit root process of the dynamic risk aversion. Also, this paper does not suppose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the forming of consumption habit. So the result is a general 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set pricing and dynamic risk aversion. 一、文献回顾 自Markowitz ( 1959), Sharpe (1964) 以及 Lintner (1965)提出CAPM 以来,资产定价问题 一直是金融领域争论与研究的一个焦点。Black (1972) 推导出 CAPM 的一般形式。但是由 于 CAPM 建立于对单一因素风险的单期优化的基础之上,用它来解释现实的资本市场显得 1 过于简单 。在多因素的基础之上,Ross (1976) 提出了套利定价原理 (APT) ,而Merton (1973a) 则在考虑多期决策的基础之上引入了基于消费的跨期资产定价模型(ICAPM)。自此,基于 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理论迅速

文档评论(0)

lau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