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教研区片集备——《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即墨市长江路小学 荆海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写好“攻、劝”,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朱德挑粮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朱德同志同甘共苦的品质。
4.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革命先辈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课件图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如:“山高路陡”、“翻山越岭”
2. 通过朗读、讨论、感悟革命领袖的高贵品质。
【说话训练点】
指导学生看图按一定的顺序说一两句完整的话,在第三自然段中指导学生 说说朱德是怎样挑粮的,先说穿着,再说表情,动作,训练学生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并说完整的话。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感情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认识一位老一辈领导人,大家看,是谁呀?(出示课件朱德)一起来读读它的名字。德是本节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预设:1.加一加的方法:十四一条心。 2.《品德与生活》中也有“德”字。】
对,我们的《品德与生活》也有这个“德”字,只要你平时做一个有心的孩子,就会发现识字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2.简介朱德,今天我们来学习13课《朱德的扁担》,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下课题。
“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小儿歌:起笔左上格,一竖要拉直,撇捺要舒展,就像小翅膀。齐读课题。
3.出示扁担,指名读。
指生读,引导学生读好轻声,怎样才能读好轻声?只要把前面的字音读得重一点,后面的字音读的短而轻,跟老师读。
指图:扁担又扁又长,一起来读;扁担可以用来挑水挑粮,再来读。
【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中既让学生理解扁担的样子和作用,又让学生识记“扁”这个字。】
其实在以前家家户户都有扁担,但这可不是一根普通的扁担,你知道为什么吗?
【预设:1.这根扁担是朱德同志用过的。2.这根扁担上刻着“朱德记”三个字。】
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刻上“朱德记”三个字呢,让我们来学学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词语(带拼音):
井冈山、根据地、茅坪
山高路陡、翻山越岭
粉碎、坚守、围攻
必须、生产、劝说、同志 指生当小老师领读第一行。
指生领读第二行,出示图片理解词语:山高路陡、翻山越岭,认识“陡”“越”。
指生领读第三行 ,注意“粉碎”的“碎”的读音,注意“围攻”的“攻”是圆口的,再读。
指生领读第四行。
(2)去掉拼音读给同位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同位识字方法。
(3)开火车检查。
(4)抢读,出示单个生字。
3.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指名读。学生评价纠错,谁错了就把错的再读一遍。
4.小结:同学们课文读得还不错,相信学了课文后,会读得更好的!
三、精读细品。
1.谁想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一生读后,教师问: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以及会师图片)来同学们看图片,这就是当时会师的场景,朱德同志与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合在井冈山上,组成了红军队伍,这就叫会师。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2.朗读体会挑粮不易。??过渡: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可是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常常要战士们去茅坪挑粮,请同学们自由地
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去茅坪挑粮所遇到困难的句子。?????
【预设:1.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2.“五六十里”有多远?联系生活。】 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就是四百米,五六十里就是绕着操场走七八十圈哪,从井冈山到茅坪的路可真远,谁来读?师评价:你加重了“五六十里”的语气,谁再来读?指名读。
路不仅远,还怎么样? “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谁再来读?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孩子们理解挑粮路途的遥远与艰难,体会朱德与战士们挑粮所面临的困难。】
同学们想一想,那么难走的山路,如果天气好还行,可是万一碰上了狂风暴雨,又或者是烈日炎炎,我们的战士们退缩了吗?一起读。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第二句。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么样?
【预设:团结、勇敢、不怕吃苦。】
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红军战士勇敢、团结、不怕吃苦的精神。
3.朗读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1)(看插图)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①走在最前面的是谁? ②朱德同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