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doc

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 ——从时间角度解析陶渊明作品 摘要:陶渊明作品中表示时间的词汇数量庞大,含义丰富,构成了作品的生动语言,透过这些词汇可窥其作品特色之一斑。陶氏作品自始至终高扬着强烈的生命意志,寄寓着诗人的情思与人生关怀。 关键词:时间,生命意志,率真自然 一 广泛存在的时间词汇 据笔者统计,除《读山海经》、《述酒》、《饮酒》、《形影神》、《读史述九章》等篇章中23首诗歌外,其余114篇诗文中,或在正文,或在序言中均有表达时间观念的词语出现,占作品总量83%以上。时间跨度大,范围从远古、到陶氏所在时代、再到“身后”的未来,都在其诗兴关照范围之内。同时,词汇数量庞大,可分为年龄、岁月、时间先后、时间速度、季节时令、时辰等几大类: 年龄:少时、少年、二六、十三、三四、四十年、五十年、六九、弱龄、弱冠、少壮时、盛年、永年、老、总角、白首、白发、鬓白; 岁月:十载、日、月、日月、朝夕、朝朝、八十余日、一记、三余之日、数日、三旬、十年、一时、几时、一生、岁云暮、几何年、千载、万岁、身后、终身、终年、何年、何时、 春秋、千秋、百年、百世、百龄、; 时间先后:初、一、厥初、古、尝、曾、寻、终、昔、在昔、畴昔、昔日、往昔、上古、今、发岁、当年、是时、旬日; 时间速度:久、长、奄、须臾、倏忽、久去、永; 季节时令:寒、暑、冬、四时、春夜、秋霜、仲春、中夏、孟夏、三春、秋节、春兴、新节、气节、岁暮、五月、九月、九夏、秋已夕、五六月、夏日、寒夜、寒日、四时、冬夏; 时辰:朝、及晨、夙晨、清晨、晨夕、晨兴、晨(风)、晨(光)、朝(霞)、今旦、今朝、日中、白日、终日、日入、日没、斯晨斯夕、暮、夕、向夕、未夕、日昃、宿(雾)、带月、天旭、中宵、(静)夜、寒(条)、无夕、夜夜、造夕、夜长、夜已长、明旦、昨暮。 二 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 陶氏对时间观念的精准表达根源于“师自然”的宇宙价值观及“任真”的品性,表情达意容不得丝毫做作、囫囵之语,故其作品词汇多而细致、精确。无怪乎苏轼有言:“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也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后人学陶诗者多不能得其真谛。“靖节诗甚不易学,不失之浅易,则伤于过巧”(许学夷语)。 同时不同语,随时、随事、随句、随意自由选取,择优组合,显示了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表达当初、以前之义时,他分别用尝、曾、初、一(当初)、昔、往昔、畴昔、在昔、昔日等词语表达,对少年则用少时、少年、二六、十三、三四、弱龄、弱冠、少壮时等词语。早晨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质朴而不单调,内里充满机巧。或则单用“翼翼归鸟,晨去于林”;或则变换词性“一日难再晨”;或则与“暮”对照使用,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晨耀其华,夕已丧之”文字整齐,表意连贯,明人王世贞说:“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如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艺苑卮言》卷三);或则使用“晨+X”形式自由组合,或跟名词,或跟动词,内容丰富,简练传神,“晨兴”“晨风清兴”“林鸟喜晨开”“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②在此看来并非虚言。 运用古代乐律、天文历法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表达时间。“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杂诗三首(其一)》)中“势”指星与昂运行的位置,这两句讲从太阳落山到天亮之前,充满了彻夜的惆怅,对羁役之厌突出了时间漫长。“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和郭主簿二首》(其二))后半句中“素秋节”,按古代五行之说,以金配秋,其色白,故又称素秋、素节、秋节。③以素秋、秋节二词叠用,即运用了五行术语,又帮助渲染了季节特有的氛围,寓有于无,诗人浑然不觉。 写景的同时暗含时间变化,如“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八首(其二)》)既有壮观场面以供审美,又提供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日月掷人去”中以岁月比拟做有生命的物体,把人无情地抛弃,怅惘顿生。“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中“晨鸡”拟人化使用,语气轻松,而内有深意,与下文“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衔接紧密。这些打破常规的词语使用,看似毫无做作之感,岂不知作者内里充满着多少的创作意趣或生命感悟。 运用衬字、叠字、倒置、省略、变换词性等手法突出时间关照,语言清晰流畅,活泼而不失沉稳,斧凿之音悄无声息。“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停云》)中“于”是个衬字,读之,“于”字声音延续起到了感情积淀的作用,与“征”的声音前后相连,吟哦情意,有强烈的岁月幽远沧桑之感。“斯晨斯夕,言息其庐”中“斯”字,衬字而已,却有强烈的时

文档评论(0)

187****4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