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小麦植株土壤氮素循环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作物学专业论文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同意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纸质 本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农业大学可 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建竖坌晔
导 师签名:盛欠
日 期:出6目相
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冬小麦植株一土壤氮素循环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冬小麦植株一土壤氮素循环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
专 业:作物学 博士研究生: 赵俊晔 指导教师:于振文教授
摘 要
选用济麦20号、烟农15号等6个优质强筋冬小麦品种,采用1柏示踪技术、酶学 研究方法、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多年进行秸秆还田的高产田条件下,小麦. 土壤系统氮素的转化利用规律,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施氦量及土 壤肥力条件对它们的影响和调控。为了进一步揭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明确淀粉品 质形成生理基础,还选用32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系),对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含量与 小麦品质的关系、淀粉不同组分合成的酶学基础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施氮量对小麦.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
1.1旌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随旌氮量增加,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加,济麦20号品种在地块一(0~20cm土层
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5%、全氮含量O.111%,碱解氮含量102.78mg·k94)、地块二(O~ 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3%、全氮含量0.082%,碱解氮含量85.87mg·kg。1)上, 分别在施氮150 kg-hm也、195 kg-hm。2的处理达到最高氮素积累量;在此基础上,继续增 氮,植株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增加;当施氮量大于240 kg·hm‘2(常规施氮量)时,植株氮
索积累量降低。
1.2施氮量对土壤氮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随施氮量增加,小麦各生育时期,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微生
物量氮含量呈增加趋势。成熟期,施氮量大于150 kg·hm五的处理的0,-一40cm土层土壤 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与播前持平或高于播前,施氮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都显著
高于不施氮的处理。 土壤硝态氮含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随施氮量增加,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
增加,随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硝态氮呈下移趋势。当施氮量为105 kg·hm。2时,成熟期 两地块0~100cm土层土壤剖面未检测到硝态氮的大量累积:当施氮量为195 kg·hm’2时, 成熟期地块一60~1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地块二40~80cm土层土壤 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说明两地块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硝态氮的向下运移,较高土壤肥
冬小麦植株.土壤氮素循环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力条件下,硝态氮运移层次较深;当施氮量为240
冬小麦植株.土壤氮素循环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
力条件下,硝态氮运移层次较深;当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成熟期两地块60~lOOcm 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都显著高于拔节期,说明两地块硝态氮均已运移到该层次。
追施氮肥后,O~40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在 较短时间内显著增加,而后下降,施氮量增加,影响幅度变大;其中对微生物量氮含量 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滞后于铵态氮,但持续时间较长。 1.3施氮量对氮素利用与损失的影响
15N示踪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损失率提高;基肥氮的 利用率、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小于追肥氮,损失率大于追肥氮。较低土壤肥力条件下,小 麦植株吸收基肥氮、追肥氮的比例较大,吸收土壤氮素的比例较小,开花后营养器官氮 素的转移效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较高,肥料氮的转移量也较大。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 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高,损失率高,氮肥利用率低;氮肥利用率降低主要是基肥利 用率下降所致。
随施氮量增加,小麦的氮素生产效率下降。同一处理地块一的小麦氮素生产效率低 于地块二。处理之间比较,地块一上施氮量为105~150 kg-hm‘2时,地块二上施氮量为 105~195 kg·hm。2时,氮素生产效率较高。
2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2.1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一定施氮量范围内(济麦20号品种地块一,≤150kg·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北京市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潜力评价研究金融学专业论文.docx
- tw公司销售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开发及应用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动力匹配及控制策略的研究车辆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复合式太阳能供热系统研究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芳炔β芳甲酰基二硫代羧酸酯异腈参与的有机反应研究有机化学专业论文.docx
- 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建模与相容性分析计算数学专业论文.docx
- s集团动力锂离子电池研发项目可行性分析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具有ph传感和靶向功能的聚电解质组装微胶囊及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专业论文.docx
- 等保测评报告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TSTIC 120083-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系统数字化运维服务要求.pdf
-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pdf
- TSTIC 120085-2023 船舶拖带服务规范.pdf
- 健身安全课件图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计划.docx
- TSTIC 120081-2023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服务规范.pdf
- THEBQIA 304-2024 型钢智能检测设备设计规范.pdf
- 健身房消防培训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广东省深圳市红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两学部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