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尺度相界面作用机理及调控方法推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PDF

微纳尺度相界面作用机理及调控方法推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名称:微纳尺度相界面作用机理及调控方法 推荐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目简介: 本项目属多相流动学及微尺度热物理学领域。航空航天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 术快速发展,催生微能源系统新型学科。微能源系统指能量转换及传递发生在 小空间,实现电能生产、动力供给等功能的系统。相变型 (沸腾、冷凝)微系统 中固液、气液界面效应和通道尺寸效应耦合强烈,界面厚度为亚 米或纳米,通 道尺寸为亚毫米、 米或纳米。连续介质力学理论难以处理微纳米界面,需建立 新的理论、测量及调控方法,以探明界面效应和通道尺寸效应对能量传递的影响 机理,主要发现点为: (1) ” 受限流动固液界面动量及能量交换物理本质:提出 三原子模型 ,获得界 面边界条件准则数,揭示出边界条件与固液原子相互作用参数间的关系。建立跨 尺度模型,发现边界条件绝对性和相对性,揭示固液界面动量交换的物理本质。 发现微通道固液界面热边界层迅速发展对传热的弱化效应,建立热边界层再发展 概念强化传热并减小阻力的新原理。 (2 )界面效应及通道尺寸效应对相变传热的影响机理:研究了硅 通道沸 腾传热,发现了角部核化、气泡爆炸、 时间尺度脉动及三区传热。提出沸腾数 表征界面效应和通道尺寸效应影响沸腾机理的相对重要性。发现弯曲界面脉动热 管方波、正弦波气泡位移曲线,发现局部流动方向转换并定义该科学术语。 3 () 通道种子气泡传热原理和方法:原 性建立 通道种子气泡传热原 理与方法,发现种子气泡在极低温差下触发沸腾起始点,避免微系统启动烧毁。 种子气泡完全抑制不稳定流动和传热,避免交变热应力引起微系统损坏。提出了 优化微通道传热的数学模型。 8 768 SCI 449 938 40 篇代表性论文总他引 次, 他引 次。 位他引作者分布在 个国家,含诺贝尔奖获得者Geim A.K.教授、国内外院士13 人、国际传热领域最 ASME/AI ChE Max Jakob 3 ASME 8 高奖 纪念奖获得者 人、 传热纪念奖获得者 人 及国际权威期刊主编22 人。他引期刊包括Science (IF =34.6), A CS Nano (IF =12.8), Repor 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IF =12.8)等权威期刊 边界条件绝对性和相对性, 被美国Ho C.M. 院士的实验所证实。分子动力学模型被诺贝尔奖获得者Geim A.K. 院士发表在Science 上的论文引用。国际制冷学会主席,塞尔维亚Hrnj ak P 院士、 Int. J. Multiphas e Flow 创刊主编及ASME 传热纪念奖获得者Hetsroni G.教授等评 价沸腾数为 徐等提出的沸腾数,是表征界面效应及通道尺寸效应相对重要性的 ” Sridharan A. 关键参数 。印度 院士等评价 种子气泡是调控微通道沸腾传热的有 效方法”。 徐进良获2014 年度埃尼(Eni Award) 奖提名,被评为2012 年度ASME J. Heat Transf er 杂志最佳论文评阅人,担任Frontiers in Heat Pip es 等杂志编委, App l. Therm. Eng., Heat Trans. Eng.杂志Guest editor 等,是第四届微纳流动会议(英国, 2014 )及国际传热与热力学循环会议(英国,2016)唯一来自中国的大会主席。作 2014 2005 为大会主席主持国际传热研讨会(北京, )及微能源国际研讨会(三亚, ), 做国际会议特邀报告20 次。 1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项。项目成果指导了我国小卫星 推力系统的研究。 300W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