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往事.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我的音乐往事 李欧梵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书 名】我的音乐往事 【作 者】李欧梵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定 价】23.00元 自 序 这本书看来洋洋大观 , 其实是一部增订本, 内中包括我 以前写 的三本有关音乐的书: 《音乐的遐思》(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年) 、《音乐的往事追忆》( 台北, 一方出版公司, 2002 年) 和新版 《音 乐的遐思》( 新加坡 , 八方文化创作室, 2005 年) , 另加最近为香港各 报章杂志写的三十多篇音乐文章, 合在一起, 集成这本书, 算是为 自 己多年来对古典音乐的热爱留下一个记录。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苏州大学的季进教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 席云舒先生, 没有他们二位的鼓励和督促, 我也懒得做冯妇出这本 书。然而, 音乐毕竟是我一生的挚爱, 没有音乐我也活不下去、写不 下去。和玉莹结婚后 , 我发现生活更有意义了, 我们一起过平常 日 子 , 当然更要有音乐“助兴”, 所以我的音乐灵感竟然潺潺不绝 , 随时 随地有如泉涌, 而且写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 几乎到了随“传”( 约稿) 随写的程度。我妻虽不懂音乐, 却鼓励我听音乐, 所以她也是我的 “缪斯”( Mu se) 和知音 , 只要她对我莞尔一笑, 说一声:“老公, 你写 吧, 一定可 以写出来的 !”我就会立刻下笔不能自休 , 文字像流水或 2 我 的音乐往事 马勒交响乐的旋律一样, 源源不绝地流了出来 , 甚至充满了激情。 有时候越写越长, 最近竟然写成一篇讨论布鲁克纳的几千字长的文 章, 仍觉意犹未尽 , 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 我的日常生活也被音乐填满了: 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唱 片机听音乐———从莫扎特的 《弦乐五重奏》听到吉内特 ·内沃( Gin- ett e Neveu )演奏的“绝版”小提琴 曲; 上班上课时, 脑子里除了教材 之外还是音乐, 有一次为中大建筑系的学生讲维也纳的建筑文化 时, 竟然从奥托 ·瓦格纳( Otto Wagner ) 和阿尔道夫 ·路斯 (A ldol- ph Loos) 设计的房子讲到理查德 ·斯特劳斯的歌剧 《玫瑰骑士》; 下 班 回家, 吃完晚饭之后, 又是听音乐———不是到香港文化中心或大 会堂去听香港管弦乐团或香港小交响乐团的音乐会, 就是在家中客 厅边听边看各种音乐的声碟和影碟 , 从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指 挥的贝多芬和马勒到列文 ( Jame s Levine) 指挥的瓦格纳歌剧 《特里 斯坦和伊索尔德》, 后者还是在晚饭前就开始听, 一直听到老婆叫我 上床睡觉。甚至在入梦之前脑海 中涌现的还是瓦格纳或布鲁克纳 的旋律。用老婆的广东话说, 这就叫做“ 线”! 在 《音乐的往事追忆》的自序 中, 我曾提到普鲁斯特的巨著 《追 忆似水年华》, 和他那种独有的琐琐碎碎、丝丝缕缕的法文长句子所 营造出来的“过去”世界, 但普鲁斯特的回忆源泉不是音乐。我的 “现事”和“往事”, 以及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内心独 白”皆充满 了音 乐, 恐怕不亚于专业音乐家, 然而偏偏我从来没有受过正式的音乐 训练 , 唱不出口, 只能听。也许脑子里积累的音符太多了, 所 以化成 文字写了出来, 但写成的文章却毫无文采或形式上的完整结构, 那 只能怪我 自己没有这位法国大文豪的生花妙笔。而我又偏偏不会 作 曲, 甚至连较复杂的乐谱也看不懂, 因此也无法圆我“业余指挥 家”的美梦。怎么办 ? 只好听音乐, 写文章。 自 序 3 然而我想像我这样的乐迷一定不少, 否则也不会有出版社愿意 为我出这类音乐书籍, 它既非我的“正业”( 文学) , 也非我的“学术著 作”( 甚至我的“乐评”也是玩票性质) , 我还不时收到不少乐迷读者 的回应和乐团乐师的好评 , 认为我的论点颇为“中肯”。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