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秩序的国家—社会分析路径-法治现代化研究
法律秩序的“国家—社会”分析路径
——基于法学方法论的探讨与反思
张义清 曾林翊晨*
内容摘要 法律秩序是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核心范畴,其分析路径绕不开“国家—社会”这一
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法律秩序的丰富内涵正是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得以彰显。廓清国家与社
会之间的界限,合理确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原点预设,有利于深刻认识法律秩序的国家属性,亦有助
于挖掘法律秩序赖以生长的社会基础。在以秩序为导向的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法学理论研究视野的
拓展,亟须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下积极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促进学科间的融通
和对话,推动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法律秩序 “国家—社会”分析框架 路径 法学方法论
一、引 言
1
○
我国台湾地区著名法学家王泽鉴先生指出,法律旨在规范社会生活,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那
么,合理的社会秩序究竟是国家建构起来的呢,还是在既定的社会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在不同的
理论预设之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美国当代法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和卡
2
拉布雷西(Guido Calabresi)等人将“国家视为产权唯一渊源”。○
罗伯特·C. 埃里克森在其所著《无
需法律的秩序:相邻者如何解决纠纷》一书中则不主张把国家以合法的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律
3
○
规则视为社会秩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法律中心论”。在他看来,“法律制定
* 张义清,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2011 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曾林翊晨,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 2014 年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人才培养项目“法律视野下的基
层社会自治机制研究”(14BR04)阶段性研究成果。
1 参见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02 页。
○
2 参见[美]罗伯特·C. 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相邻者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
中文新版序。
3 参见前引 2 ,埃里克森书,中文新版序。
○ ○
— 28 —
法律秩序的“国家—社会”分析路径——基于法学方法论的探讨与反思
4
○
者如果对于促成非正式合作的社会条件缺乏眼力,他们就可能造就一个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世界”。
20 世纪英国法经济学家哈耶克亦将彰显“国家主义”的“法律中心论”视为“通往奴役之路”。在此
基础上,哈耶克区分了“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在哈耶克眼里,“内部秩序是指自生自发的秩序……
其形成乃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这些行为规则并
非人为设计的结果,是经由各‘要素’在选择过程中趋利避害而演化形成的……外部秩序则是指组织
5
○
的秩序,其基础是人为制定的规则”。 如果说前者具有“社会自发性秩序”内涵的话,那么后者则
具有“国家建构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方向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tlantisPress.PDF
-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系列讲座-华罗庚试验学校.DOC
- 方法和价值观Re-DESIGNDESIGNEDUCATION-中国设计教育网.PDF
- 无机物理方法NMR部分作业共4次Assignment01Assignment02.PDF
- 无法深化的自我与现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PDF
- 族裔地景文创观光-以英国伯明罕BaltiTriangle与伦敦Brick.PDF
- 无论是生物网络社会网络还是无线传感网络等复杂-湖南师范大学.PDF
- 无锡工伤认定申请表.DOC
- 无锡滨湖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统计表.DOC
- 日本大学公共汉语课程的会话教学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