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试验课件
一、实验目的 掌握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离质粒DNA方法 碱变性法 煮沸法 SDS法 羟基磷灰石层析法等 各方法分离是依据宿主菌株类型、质粒分子大小、碱基组成及结构等特点加以选择的,其中碱变性法既经济且收得率较高,提取的质粒DNA可用于酶切,连接与转化 碱变性法基本原理 在pH 12.0-12.6碱性环境中,线性的大分子量细菌染色体DNA变性,而共价闭环质粒DNA仍为自然状态 将PH调至中性并有高盐浓度存在的条件下,染色体DNA之间交联形成不溶性网状结构,大部分DNA和蛋白质在去污剂SDS的作用下形成沉淀,而质粒DNA仍为可溶状态,通过离心可除去大部分细胞碎片、染色体DNA、RNA及蛋白质,质粒DNA尚在上清中,再用酚氯仿抽提进一步纯化质粒DNA 三、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LB培养基: 胰化蛋白胨 10g 酵母提取物 5g 定容 1000ml pH7.5 NaCl 10g STE: 0.1M NaCl 10mM Tris HCl(pH8.0) 1mM EDTA AmP 50mg/ml 溶菌酶 10mg/ml (用10mM Tris·HCl pH8.0新鲜配制) 四、实验方法 1.挑取琼脂培养板上的单菌落至5ml LB培养液中(含AmP 50μg/ml), 37℃强烈摇荡过度 2.取1.5ml培养液至Eppendorf管中,12000g离心30秒,弃上清,用1ml STE悬浮菌体,再离心回收菌体,并重复一次,弃上清,取沉淀 3.将细菌沉淀悬浮于100μl预冷溶液Ⅰ中,振荡混匀,冰上放置5分钟 四、实验方法 4.加入200μl溶液Ⅱ,盖严管盖轻柔颠倒以混匀内容物,冰上放置5分钟 5.加入150μl溶液Ⅲ,温和振荡数次,冰上放置5分钟 6.12000g 4 ℃离心5分钟,取上清移到1个新的Eppendorf管中 7.加入等体积酚/氯仿(1:1),振荡混匀,12000g 4 ℃离心2分钟。取上清移至另1个Eppendorf管中 8.加入2倍体积无水乙醇,振荡混匀,于室温静置2分钟。 9.12000g ,4 ℃离心5分钟。 10.弃上清,加入1ml 70%乙醇漂洗沉淀,盖严管盖颠倒数次,12000g 4 ℃离心2分钟。 11.弃上清,抽干乙醇,室温干燥(5-15分钟)。 12.加入50μl TE(含20μg/ml RNA 酶,不含DNA酶)溶解DNA。 13.取10μl DNA溶解液用TE稀释至1000ul测定OD260和OD280,计算OD260/OD2 80之比 14.同时以以下公式计算得率 质粒DNA得率: 稀释倍数×OD260×0.05×50/1.5ml 15.取10μl DNA溶解液加2μl Loading buffer于1%琼脂糖,电泳3小时,电压40伏。 16.电泳凝胶在透射式紫外检测仪上观察,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质粒DNA OD260,OD280值,计算质粒DNA得率和DNA纯度 2.记录电泳结果并说明结果内容 六、思考题 1.简要叙述溶液Ⅰ、溶液Ⅱ和溶液Ⅲ的作用,以及实验中 分别加入上述溶液后,反应体系出现的现象及其成因 2.简要叙述酚氯仿抽提DNA体系后出现的现象及其成因 实验二 实验目的 学习氯化钙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方法 实验原理 感受态:细菌能够吸收外源DNA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 细菌经低渗氯化钙处理后,细胞膨胀、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外源DNA分子通过细胞的状态 本实验以 E.coli DH5α 菌株为受体细胞,用 CaCl2 处理受体菌使其处于为感受态 实验仪器 实验试剂 ? 大肠杆菌DH5α ? LB培养基, ? 0.1mol/LCaCl2溶液(预冷) 实验步骤 菌株活化 感受态细胞制备 实验步骤 菌株活化 1.用接种环直接取冻存的大肠杆菌DH5α,在LB培养基平板表面划线,于37℃培养16小时 2.挑取一个单菌落,转到3-5mlLB培养基中,于37℃培养3-5小时 3.将培养液全部转到100mlLB培养基中培养2-3小时,到OD600=0.3-0.4 实验三 实验目的 1.了解转化的概念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2.学习将外源质粒 DNA 转入受体菌细胞并筛选转化体的方法 转化 将外源 DNA 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的基本实验技术 常用转化方法 电击法 CaCl2、RuCl等化学试剂法 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 E.coli DH5α 菌株为受体细胞,用 CaC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