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3危化品全生产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技术 主讲:赵鸣放 一、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一)燃烧的条件和分类 1、燃烧的条件 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 。 1)可燃物 凡能与空气、氧气和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质。 (1)可燃物质的分类 ①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固态可燃物、液态可燃物和气态可燃物。 ②按其组成的不同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 (2)物质的可燃性质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大块的铝、镁可看作不燃烧,但在纯氧中就可燃烧,铝粉、镁粉不但能自然,而且还有爆炸性。 2)助燃物质 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或氧化剂,如空气、氧气等。 3)点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量,或者说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 2、燃烧种类 1)闪燃与闪点 (1)闪燃:当火焰或炽热物体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时,液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会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 由于闪燃是在瞬间发生的,新的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来不及补充,其与空气的混合浓度还不足以构成持续燃烧的条件,故闪燃瞬间即熄灭。 (2)闪点:易燃液体表面挥发出的蒸气足以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与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有关,物质的饱和蒸气压越大,其闪点越低。如果易燃液体温度高于它的闪点,则随时都有触及火源而被点燃的危险。 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越大。 2)自燃与自燃点 (1)自然:可燃物质自发着火的现象。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下,常温中自行发热,或由于物质内部的物理(如辐射、吸附等)、化学(如分解、化合)、生物(如细菌的腐败作用)反应过程所提供的热量聚积起来,使其达到自燃温度,从而发生自行燃烧。 (2)自燃点: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花或火焰的直接作用下能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是衡量可燃性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又一个重要参数。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越易引起自燃,其火灾危险性越大。 一般说来,液体密度越小,闪点越低,而自燃点越高;液体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例如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其闪点逐渐升高,但自燃点逐渐降低。 3)着火与着火点 (1)着火。即可燃物质与明火直接接触引起燃烧,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物质被点燃后,先是局部(与明火接触处)被强烈加热.首先达到引燃温度,产生火焰,该局部燃烧产生的热量,足以把邻近部分加热到引燃温度,燃烧就得以蔓延开去。 (2)着火点或燃点: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可燃物质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而能使燃烧持续5秒钟以上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 对于闪点较低的液体来讲,其燃点只比闪点高1-5℃,而且闪点越低,二者的差别越小。通常闪点较高的液体的燃点比其闪点约高5一30℃,闪点在100℃以上的可燃液体的燃点要高出其闪点30℃以上。控制可燃液体的温度在其着火点以下,是预防发生火灾的主要措施。 3、燃烧的形式 1)固体燃烧 (1)固体的分解燃烧。 (2)无焰燃烧。 2)气体燃烧 (1)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 (2)动力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在燃烧前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 (3)喷流式燃烧。 3)液体燃烧 液体燃烧实际是蒸汽在燃烧。 液体燃烧时,火焰向液面的传热主要靠辐射;而火焰向液体里层的传热方式主要是传导和对流。 (1)沸溢火灾; (2)喷溅火灾 (二)爆炸形式与分类 1、爆炸的概念 爆炸是指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力的现象。 2、爆炸的分类 1)按爆炸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物理爆炸。由物理变化、物理过程引起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 (2)化学爆炸。物质发生高速放热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急剧膨胀做功而形成的爆炸现象称为化学爆炸。 2)根据爆炸时发生的化学变化,化学爆炸可分为三类 (1)简单分解爆炸。发生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性物质,爆炸时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爆炸时并不一定伴随着燃烧现象。属于这类物质的有叠氮铅、雷汞、雷银、三氯化氮、三碘化氮、三硫化三氮、乙炔银、乙炔铜等,这类物质非常危险,受到轻微震动就会发生爆炸。 (2)复分解爆炸。这类爆炸物质需要在外界强度较大的激发能源作用下,发生高速的放热反应并形成强烈压缩状态的气体作为引起爆炸的高温高压气体源。复分解爆炸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要的氧由爆炸物质本身的分解产生,爆炸后可把附近的可燃物点燃,往往引起大面积的火灾。 (3)可燃性物质的爆炸。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形成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都属于此类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要达到爆炸的极限范围,并具有一定的激发能量,才能发生爆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节力的等效替代.ppt
- 第三节利润及利分配.ppt
- 第三节函数的极.ppt
- 第三节协方差与关系数.ppt
- 第三节咳嗽与咳(coughandexpectoration).ppt
- 第三节合情推理演绎推理.ppt
- 第三节反应器的计.ppt
- 第三节奥诺雷·巴尔扎克HonordeBalzac(1799-1850).ppt
- 第三节园艺设施的湿度及调节技术.ppt
- 第三节广播电视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ppt
- 量子通信的网络架构与标准.docx
- 第十五届上海纺织工业展召开 福建省长乐市纺织行业“十五五”发展和技术.docx
- 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ocx
- 量子科技行业标准汇编.docx
-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名录-经济作物.docx
- 量子通信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步骤详解.docx
- 到2025年建成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docx
- 低油价下我国石油装备出口分析及对策.docx
- 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M3 Unit1 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外研版(三.ppt
- 五年级上册英语习题课件-unit3 Wha would you like PartB 过关练习∣人教.pptx
最近下载
- 《拥抱健康,拒绝烟草》课件.ppt VIP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5.1《刺激与反应》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运动与减脂塑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DB_T 29-210-2022 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技术规程.docx VIP
- JGJ-T175-2018: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标准.pdf VIP
- 广西大学《无机化学万题库》33、无机化学万题库答案:计算题-9.doc VIP
- 2025食品安全考试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水利工程重大方案变更(3篇).docx VIP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型+答案(考点题)附参考答案详解ab卷.docx VIP
- 合体字结构解析与应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